其实在下笔的半个月前,就在多处学习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但总觉得这是一个我自己也没能做到的点,所以也不好意思谈自己对这一块的认识。但是刚刚在看书,看了三分之一了,突然反思了下:我前面这一百多页又是划线又是标注的,我记住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我好像想不起来了?这其实就是“知行合一”没有做好的现象。所以,还是想进一步的整理和记录下来,帮助自己强化“知行合一”的能力的同时,也给需要的人做一个小分享。
什么是知行合一?通俗的来说就是:知道应该怎么做,并且行动上也做到了。
看似很简单的四个字,其实要做到并不容易。听到不代表“知”,记下来也不代表“知”。充分理解,能内化成自己的,能不带犹豫的表达出来并行动上也能做到,这才是“知”。即能实现为“行”的“知”才是“知”。其实我们之前常听到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纸上得来终觉浅”——都是因为懂得并不是真正的“知”。
那到底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我想有3点是在平时工作和学习时需要经常提醒自己的。
1、多联想、多运用不断刷新自己原来的“知”,让自己离真正的“知”越来越近。因为其实我们在收获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就算我们想要更新自己的认知,也很难马上就完全替换自己原来的认识。所以这中间往往是需要一个练习和内化过程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从这个角度来说,知是一种质的飞跃。而在信息获取之后想要把“知”运用起来,也需要我们保持一种敏感性,在以后遇到相关情况时,能联想并调取出来,去联系,去强化这个“知”。不断的积累和感悟,在某个时刻就会发现自己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入脑入心。
2、经常对自己做检查,形成个人改进的PDCA闭环。就像我开头说的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人往往忘记“知行合一”其实没那么容易,以为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东西,就忘记去深入思考和反复练习。但其实获得信息只是第一步,在获得后能够运用起来才是有结果的。所以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也需要经常反问自己、对自己做检查:我真的学到了吗?我真的明白了吗?我自己能讲明白吗?看完这本书学到了什么?如果下次遇到这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知道应该怎么运用这个方法来处理吗?
另外把学到的内容进行整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写下来,除了可以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也有利于自己时常做回顾和检查。
3、如果真的想要提高,就不能“偷偷的偷懒”。听到一个寓言故事觉得很有意思:一个人在路灯底下转来转去,转了一个多小时还在转悠。一问,那个人回答“在找钥匙。” “找了这么长时间了还在找,可能不是丢在这啊,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找找看?” “别的地方没有路灯,我怎么找啊!”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其实也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找不到钥匙,又不想去突破目前路灯照射下的区域,在原地转来转去,看起来在努力的找钥匙,其实是在逃避和偷懒。确实练习是痛苦的,但至少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应该坦诚。想要休息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稍作休息的时间,休整后就应该投入,而不是躲在舒适区,“偷偷的偷懒”。
另外想到的一个引申是:对自己是这样,对他人——做管理亦是如此。把一个流程、方法通知相关人员,各方是否就能落实下去了?就能达成目的了?当然不是...需要做的同样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