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七十四):暗渡陈仓。
北洋八年,徐世昌坐稳北洋头把交椅之后,紧锣密鼓地开始施展自己压抑许久的庙堂抱负。自己袁老弟在位时,这些自恃劳苦功高的各省军阀,仗着手下豢养的一群虎狼之师,虽说战斗力早已大打折扣,但是鱼肉乡里的本事则是绰绰有余。袁项城不是没想过要裁减尾大不掉的北洋军,只是各省督军已经将自己的地盘和人马,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无论是谁敢于打这个主意,别说是有知遇之恩的北洋军阀大家长袁项城,换作任何人出面也依然不会买账,所以他的袁老弟还只停留在臆想阶段,徐世昌在两年后旧事重拾,也有自己的苦衷。作为手无寸铁的一介文人,各省军力成为督军们蹬鼻子上脸的资本,为此徐世昌不得不快刀斩乱麻。
其后,随着庙堂之上皖系军阀在与直系军阀的角力中占据上风,徐世昌作为调停人的身份登顶北洋之巅,在与各大阵营达成和解之后,一场风雨欲来的裁兵节饷,竟然成为各省军阀踊跃支持的一项计划。新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以及奉系军阀张作霖等人领衔,北洋十七省督军发布通电,建议各省现有兵额裁减两成,此项可以为被北洋节省两千万元军饷。紧接着张敬尧还建议可以将裁减的北洋军安排去修筑道路,造福社稷。倪嗣冲更是直言愿意将自己麾下的安武军,由六十营人马缩减为四个混成旅,因此这次北洋军裁减计划似乎出人意料的顺利,只是杨增新曾幽默地评价:“武戏演几出,文戏亦应该演几出。”
但是,这些北洋军阀背地里的真实表现,其实都是在贩卖假膏药,实际上北洋军越裁越多,像作为这次裁撤北洋军的主要牵头人,靳云鹏竟然先把自己的兄弟靳云鹗提升为第八混成旅的旅长,而张敬尧所谓的响应,则是将自己的两个心腹旅长吴新田和田树勋,裁成了湖南两个暂编师的师长。至于那个叫嚣“裁兵请自吾始”的倪嗣冲,将自己的六十个营的安武军裁成了四个混成旅,但是六十营的安武军,本来是一万八千人,四个混成旅则变成了三万两千人,对于曹锟和张作霖两位军阀巨擘,这笔糊涂账就更难算得清了。
最终,徐世昌裁撤北洋军的计划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些北洋军阀们名义上的支持,其实是这些军阀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骗取洋人的借款,名义上用于裁撤北洋军,是再好不过的借口。倒是直系军阀元老冯国璋死后,麾下驻守京畿的第十五师一直不稳,这支冯国璋总统任上曾经风光无限的拱卫军,已经因为皖系军阀得势,连续积欠饷银七个月之久,而且这次裁撤北洋军,大有拿其开刀的架势,所以这支属于直系军阀的北洋军,一直酝酿着向驻地商家借饷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哗变后大肆劫掠。为此庙堂之上不得不调令第九师加以防备,但是借饷的风声反而更加紧急,前门地区外廊、大街一带商家纷纷闭市,以防北洋军因为裁减后变乱,前来借饷。结果幸得王士珍出面调停,预支了饷银六十万元,才将这场风波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