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以下讲解摘自王晨阳讲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
仁,偏爱偏袒的意思。刍狗,用草编成狗的形状。祭祀用。道,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任何的偏袒偏爱。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指修道得道的人,也指天下的领导者。他们看待万事万物也是平等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橐龠,大风箱,即鼓风机的前身。风箱由坚硬的木板订成,但是它的里面,完全是空的。我们这个宇宙空间,就像一个大大的风箱。这里告诉我们做人的智慧,我们做人应该虚而不屈。虚,谦虚,不要满足现有成绩,要虚心接受新的知识和事物变化。不曲,不要丧失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要自卑,不要为了配合别人和放弃自我。
-动而愈出。
道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道可以源源不断,为宇宙的万事万物提供能量。人也应该模仿学习这种状态。不断积极进取,不断地创新进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学习固定在一个领域。应当尽自己的能力,多学习知识,博学多才,同时要在每个领域深挖,多样精,多样通。这种自我成长和学习的状态,才是符合道的动而愈出的状态。
-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数,运气。话说多了人的运气会越来越差。从身体健康角度来讲,言过千言气自伤。另外,话说得越多,说错的概率也越高。再有,人说话有的时候会自我矛盾。比如,三年前说过的话,三年后人进步了,就有可能纠正之前说过的话。中,指大原则。即讲大原则的话,不要说太具体太微观的话。(只适用于领导级别)
所谓坐而论道三公之事。谈大道理是三公(最高级的官员)的事情。而具体方法,具体的流程由下级官员去讨论。越是级别高的领导,讲的越是大原则大理念。
多言,还可以理解为不要说多余的话。和当下要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的话就是多余的话。如果你讲的内容对解决当下问题有帮助的话,那么你讲得具体一些,哪怕啰嗦一些都没有关系。因为你所说的有助于事情的解决。这种话必须要说,而且要说的完整,系统深入和具备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