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面临暑假最后的阶段,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了因为孩子不听话,与孩子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与孩子之间的吼叫大战。那么吼叫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实际上不是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严重的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
今天给大家一起分享如何不吼不叫做平和型父母。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吼叫孩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1.否认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2.结果导向,只重结果,忽略了孩子做事情的原因和过程;
3.总以别人家孩子为目标,把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对比;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孩子的每个行为都对应着不同的心理需要,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比如当孩子缺乏安全感会过度控制或者过度依赖;当孩子渴望被关注,则会情绪化,打人,发生破坏行为;当孩子渴望独立,则会叛逆,跟家长唱反调。家长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先到孩子需求,才能解决问题。
作为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努力:
1.练习共情,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温和坚定的维持原则,要允许孩子发泄情绪,避免加码惩罚孩子;比如孩子吃完了一根雪糕,还要吃第二根,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坚持原则,说不行,因为吃太多容易肚子疼,生病。孩子就会磨人,撒娇,哭闹,那我们还要坚持原则,过一会儿孩子就接受了,不让我吃是为我好,家长千万不要说,如果你这样闹,那下午的游戏也别玩了,这样会更加重孩子的情绪,更难让孩子接受。
2. 照顾好自己,人在疲惫的时候,承受力很低,要警惕长期付出的自怜,保持自己的社交圈,不要完美主义的养育孩子。
3.做成长型父母,养育孩子是照见自己的过程,要学会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