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郭襄开创峨眉派,以“风陵”为自己的弟子命名——风陵,那是她初闻她大哥哥英雄事迹的地方,是此后所有美好与执念的开始。
彼时,成为一代宗师的她,唤着弟子的名号,也许还会想起自己十六岁时的一番话吧——“我不学驱除烦恼的法门,我喜欢心里有烦恼。”“没了烦恼,就没了大哥哥,我喜欢心里有大哥哥。”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风陵渡口,酒垆夜话。十五岁的明丽少女,拔钗沽酒,围炉夜话,与众草莽英雄把酒言欢,闻得神雕侠的英雄事迹,心生倾慕。盼能见到众人称扬的神雕大侠。
“若能见他一面,能听他说几句话,我,我可比什么都欢喜。”灵动的双眸含着羞怯和期盼,闪着光。
于是她不顾姐姐的阻拦,跟着西山一窟鬼,为能见到他——她心中的大英雄。
内力深厚的低啸声在月朗星稀的树林中响起,孤身,独臂,他戴着面具飘然出现。他以寡敌众轻松自若,解困济急义胆侠肝。她如炬的灼灼目光随他流转。
“他虽容貌丑陋,但武功惊人,扶危济困,急人之急。果然当得起‘大侠’二字。”满满的称赞,藏着无法言说的倾慕之情。
她盼着他能早日找到小龙女,两个人快快乐乐的永远在一起。“我早知道没我的份儿,我要什么份儿?”
能要什么份儿?
佛曰,人生有八苦。最苦不过求不得而放不下。
他是她的求不得,也是她的放不下。
他在她的掌心放下三枚金针,一枚金针可满足她的一个愿望。
“我要你摘下面具,看看你的容貌。”登时,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出现在眼前,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她不由得呆了。这张脸,这个人,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第二枚金针,她请他在自己生日那天去襄阳,陪她说一会儿话。两个孩子气极重的愿望,轻易用掉了两枚可办成天大的难事的金针。
他笑得有些无奈,“我杨过岂是轻易许人的?这小姑娘是把我的许诺当玩笑了。”他是盖世的大英雄,她怎会不知神雕侠的神通广大?只是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在襄儿心里,她的大哥哥,是她的心心念念,如同天空般广阔辽远。与大哥哥有关的事,便是天大的事。他不会知道,也不能知道。
16岁的生日,襄阳城。他携三份厚礼而来,为国,为民。单纯为小妹子的,大概就是那一场烟花了吧。“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十个大字绽放在夜幕中,如大片鲜花肆意盛开,葳蕤生姿。
火光照耀着她的脸庞,或明或暗。那一日,襄阳的夜空为他们而明亮。只是,生命里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十六岁的烟花太过绚烂,以至于要用此后无尽的孤单寂寥来填补。
断肠崖上,杨过等不来小龙女赴十六年之约。心灰意冷,从崖边一跃而下。“大哥哥!”她一声惊呼,双足一蹬,也跟着他跃下了深谷。
那日在蒙古军帐内,她一人碎碎念着“可惜我迟生了二十年,倘若妈妈先生我,再生姐姐,我学会了师傅的龙象般若功和无上瑜伽密乘,在全真教道观外住了下来,自称大龙女。小杨过在全真教中受师傅欺侮,逃到我家里,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地自会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龙女,最多不过拉住她手,给她三枚金针,说道:‘小妹子,你很可爱,我心里也挺喜欢你的。不过我的心已属于大龙女了,请你莫怪。你有什么事,拿一枚金针来,我一定给你办到。’”
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
绝情谷底,她看着他的眼睛,炽烈而纯粹。她说,“我见你跳下来,便也跟着来了。”“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死。”用了最后一枚金针,请他万万不可自尽。“胡闹!”他大声呵斥着,也为她的情深一往而震惊,终于答允道“小妹子自己跳下来叫我不可自尽,我听话。”
后来,他找到爱妻,喜不自胜。而她,被蒙古人所囚,火舌舔身命悬一线,心里想的,却是“但不知大哥哥这时在哪里”。他以独臂战金轮国师,一箭射入蒙古可汗的胸膛。他把她从烈火中救下,与远处的小龙女相视而笑。“杨大嫂,你真美。”她由衷地为他高兴。想着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大哥哥吧。
华山之巅,明月在天,清风吹叶。他分明说,“小妹子,你如有任何为难之事,虽无金针,仍可要我来为你办到。”可自此一别,她寻觅半生,却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只是,即使早知如此绊人心,还是会选择当初要相识的吧。因为“我喜欢心里有烦恼啊,我喜欢心里有大哥哥。”
他是她的大英雄,情深义重,至性至情。他如玉如枳,风采高华,是比任何烟花都要耀眼的明亮光芒。
她骑着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她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是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实我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