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小文的题目和昨天的相比这,添两个字“打捞”。
“打捞”这两个字,精准、形象又具体。
我是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认真阅读领回楚清源老师的这本《把课改作为方法》的第一章“打捞课改的声音”之后才对“打捞”二字背后所体现出的褚主任的用心、热心,敬业、专业所感动。
在拿到这本书,认真阅读之前,聆听了“7天共读共写圈”的第二期开课仪式中,才对这本书、书的作者有了初次了解,哪怕褚清源主任是从我的家乡南阳走出的教育新闻届的行业翘楚,也不影响我对“有眼不识泰山”……
可笑的是昨天的小文中,我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写了一通对课改的了解,今日回望,真真是可笑之极!
无知者无畏呀!
下面。初恋梳理一下,我读完第一章节的所得所思所感所悟。
一,打动我的三个观点
这一章由相对独立又围绕着“课改”这一红线的16节文章构成,全方位的展示了褚主任的课改观——指南针优于地图,战略逻辑优于战术逻辑。
本章中有太多的鞭辟入里观点、掷地有声的哲理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赶紧圈画摘录下来:
1.课改从来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行动,而是行动了才有希望。
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有一句“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极为精准的点明不少人身上的劣根性:光想不做,一味观望,缺少执行力。
褚主任精准的指出要动起来,从课改到改课,再到课改,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课改的教育愿景才有希望实现。
1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做到永远比完美更重要。
2.课改经历了三个阶段:改变课堂结构→改变课堂内部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重建课堂,通过改变教学的意义,指向完整的教育。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点名做学问的三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褚主任指出的课改三阶段恰好也符合这样的梯度逻辑:改变外观到改变内里,最终实现灵魂、意识的改变。
佐藤学在他的《静悄悄的革命》中,也曾谈到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在这里,老师距离学生最近,可以把师生共同生活的环境和空间,打造成一个学习场,一个生活场,一个精神场三位一体的地方。
让教室这一方空间成为学生完整成长的重要领地。
正好契合了褚主任供职的《中国教师报》中的这一观点。
3.课改需要更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最大限度的收集学情、利用学情,让学情主导课堂教学。
“看见”学生,理解学生,真心的爱学生,自然就能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最近发展区。这样,聆听每一位学生、读懂每一位学生,就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水,无缘之木”。
二,生发的两点感悟
1.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课改这场事关所有人切身利益(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人最终会成为孩子的父母)的活动中,一个团队或组织的领头雁有怎样的意识,能否把个人的理念影响到团队组织的每个人,让大家形成愿景,并自觉主动地动起来。
这是相当考究团队领导人领导能力的一场测试。
作为领头雁,就是要营销自己的愿景和理念,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进而营销共识,将共识成本降到最低,这才是课改提高观念深水区的不二法宝。
唯如此,才能从二流的学校奔赴一流的学校,避免落入三流甚至末流学校的窠臼。
因为“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主动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
2.课改说到底还需“以人为本”
任何一项改革或新理念的贯彻落实,都离不开人的元素。
课改中的人的因素既包括教师更包括学生。
课改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需要善待教师,需要相信教师——相信教师就是相信未来。
课改需要真正的“看见”学生——能够看见学生的喜好和关注点,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需要具备读懂学生的能力。
这正是打造理想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哪怕已经走进这本书,已经啃读了帕尔默的《教学的勇气》,共读了苏霍莫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依然对课堂上的教与学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掌控,对学情的了解还停留在浅表层次,怎样打破僵局,有所寸进,渴望得到伙伴们的指点迷津。
四,拿出一个行动
说的再好不如做到一点,扔掉自怨自艾的Being,拿出每天读一点点的Doing。
今天开始的比较晚,所以又熬夜了,所幸,终于读完了本书的第一章。
明天继续阅读第二章,但是读书时间要提前,预留出思考、摘录、反思、反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