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后越来越焦虑,病状是会担心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出行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疫苗安全,医疗安全,治安问题等等等。加上现在微信朋友圈信息泛滥,不用特别搜就会时不时的蹦出几条与儿童相关的视频,每次点开都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记得有段在游乐园内发生的视频看得我目瞪口呆。两个小孩在玩的时候发生了摩擦,其中一个孩子打了对方一下,其结果被打孩子的家长竟出手猛打那名小孩的头部,真不敢相信这会是一名成年人的举动。看完视频后只要出去遛娃我都不敢脱手,生怕遇到又一个熊家长会对宝宝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熊家长虽然可恨至极可受到伤害的小孩只是一个,而被央视曝光江浙沪千人小孩尿检的视频中,接近6成儿童含抗生素的事件让人不寒而栗。600多个小孩身体里面竟然含有给家畜使用的抗生素,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自认为给孩子吃的是好的,穿的是好的,可最终却逃不过人为的环境污染。雾霾空气、抗生素水、激素鸡、三聚氰胺奶粉、假疫苗,这些我们小时候从没听过的词,现在却会伴随着孩子成长。恨自己不是孙悟空没有金箍棒,不然一定痛打各方妖怪,还孩子们一方净土。
感觉自己的焦虑来自无能为力,在这些环境问题面前自己异常渺小,可生为母亲我又必须极尽所能的去保护我的宝宝,尽量减少污染对她的伤害。对于环境问题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可以做我能做的事比如:在家里装空气净化器和滤水器,在正规厂家购买肉产品,自己动手做宝宝的吃食。
除了这些我还能做什么呢?从台湾作家马以工写的《一百分妈妈》这本有关环保主题的书中,我知道了塑料袋里的聚合剂分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也知道了除肥皂外所有的洗洁精、沐浴乳、洗发水都是无法分解的化工产品,它们是环境问题的最大根源等等。真没想到这些稀疏平常的生活用品竟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么减少这些生活用品的使用不也是我能做的吗?
相信所有的妈妈都希望宝宝能健康成长,与其焦虑担心,不如做点我们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