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价值取向》
今日提笔,是事情发生后的午间。
于目前国人的道德水平而言,庞大社会群体的精神领域中,出现了断裂的多个复杂层面,也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社会道德文化就是一般标准到终极标准的转变史。
中华文明自儒家推崇“为政以德”起,我们的中华民族就浸浴在德行良知的人性观和荣辱与共的生死观中循序渐进;我们的民族文化始终都在德孝礼治中跌宕图存。善择大道的中华文化没有脱离“道”的本意。在这种时代文化的背景之下,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在“为德”中曲折前行。
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概括出的五种价值取向中有一种是对人类本性内部特征的概念。而我认为,这种概念恰恰反映出了当今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我国目前的娱乐化社会文明产生了如前几日般这等骇人听闻之事。
甘肃高三女生在宿舍中遭受班主任猥亵,随后这名女生向教导主任举报,没想到,师生之间党同伐异,为一己之私置学生于不顾,而后该女学生患了抑郁症,在八楼窗台外选择轻生,然而楼下的围观群众非但没有出手相助,反而轻蔑、叫嚣,幸灾乐祸,尽出人神共愤之语。
个人价值取向仅代表个人德行优劣,我们批评、唾弃,法律对其制裁。时代文明的曲折前行总会有沦丧人类本性的时代劣质产物,这些个体便是大道文化之中的小人。例如上述事件中女学生的班主任吴永厚,枉为师表,更不配为师。而群体价值取向却代表了社会群体的德行优劣,或许几人、或许几百、也或许成千上万,这种现象就不是时代文明诞生的小人那么简单了,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引起国人的反思,例如上述事件楼下围观群众肮脏的心灵共鸣,这是沉痛的、悲惨的,时代文明进步的使人遗忘本性,民族文化的德行、儒家思想的德治又该何处去寻。
战争会杀人,会毁财。但灭不了人性,伤不了民族文化,也断不了时代文明的前行。个人价值取向扭曲者能伤人、损财,但他难以对抗社会大众的精神共鸣,难以阻挡时代文明的进步。由此来讲,最可怕的,不是战争、不是个人的优劣,而是相对于整个时代而言的精神文明畸变。这种不溢于表象的,潜藏于经济阔步前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等现实之下的隐患,恰恰是应当引起极大重视的。由外在的社会精神文明畸变引起,由内在的个人价值取向畸变而产生,若不加以重视,则引发整个时代的精神革命可想而知。
余秋雨先生所提出的文明是一般标准向终极标准的转变史。我认为,当代的文明转变,其实就是以精神文明为主流向娱乐文明为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的畸变。过去,人们学习仁、义、礼、智、信,学习民族精神,崇尚民族英雄。现在,人们寻找笑点,蔑视精神,推崇娱乐模范,怀疑民族英雄。社会精神文明的开拓者由作家、科研院士转变为了娱乐明星,年轻一代的成功人生定义由为祖国为民族奉献的科学家变成了舞骚弄姿的戏子,却不想群众的眸子里热泪仰慕娱乐,冷泪看待人性。
娱乐化社会文明造就了这种社会现象,视同胞生死于不顾,目光中尽是冷漠、鄙夷。没有丝毫羞愧,哪怕一丝同情。我想,当人们都处于这种时代之中,那么娱乐化社会文化的畸变所带来的影响必将是颠覆性的,是猝不及防的。
当小学生在读刘胡兰事迹情不自禁失声痛哭时,班里传来痴人笑语;当奉献价值观提出时被轻蔑、嘲笑撕扯的粉碎不堪。也许我们应该告诫自己,不能总以自己的狭隘、鄙夷、弱小与奸邪来评判他人。做不到伟大就不能嫉妒伟大;做不到大德,就不能怀疑人心;做不到睿智,就不能埋怨固理。
当然,被娱乐化文明影响的只是主流群体,而非全部。我在读高三时,开学第一天班里有女同学轻生,然而我们班级所有人没有一名去嘲笑、冷观、轻蔑。相反,女生与她交流、安慰、劝解,男生悄悄破门而入,趁其不备,将她救下,随后楼下掌声四起。同胞轻生,身为国人怎能视之不顾,冷漠相待远比自己寻死更为痛苦。
这个时代,是需要正向价值取向引导者的时代;是需要推进文明前进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缔造者的时代,同样也是需要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时代领军人的时代。由他们引领人类文明的前行,如此,娱乐文明便不会成为主流,我们也不必为潜藏的文明畸变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