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首诗,总想起学生时代的日记本、信纸、卡片,因为这几句诗,总是出现在上边,到处可见。
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诗的题目叫做《断章》。
后来才知道,卞之琳作的原本是一首长诗,只是对其他诗句太不满意,于是删减成了这四句。故此叫做断章。(自己理解的)
短短的四句诗,不仅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还特别有画面感。
你站着桥上,静静地凝望着远处的风景,这个时候,桥头小楼,上有伊人,也在静静地看着你。你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与此同时,站在桥头的你,也成了别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的窗子,因为明月的装饰而更加美丽,在明月的照耀下,安然进入梦乡,窗前有明月,窗下有美人,倚窗而睡,亦是美景。而在梦里,美人或美景,也让梦境更加美好,或许陌生的你,也装饰了别人的梦。
而所谓断章,或许就是这样,一共四句,前后两段,貌似是独立的章节,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是桥,一个是窗,一个是风景,一个是梦。
你看风景,别人看你,你亦是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也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抑或熟悉,也还陌生。
或许,这就是诗的绝妙之处。
因此,很多人称这是一首哲理诗。不管是自然与人,还是人与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貌似我们都是陌生人,其实在无形之间依旧是你我不分,我们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楼上看你,你也成了我的风景。
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何尝不也是一种乐事?
只是,这么美的桥,这么美的水乡,这么美的景色,如果再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不也是一大赏心之事?
而诗的绝妙,并非仅仅有所谓的哲理那么简单。
我站着桥头看风景,抑或是寻找心中的那位伊人,想象着在这小桥流水人家,是否有一位美人和我邂逅。
美人倚窗眺望,眼前的风景着实迷人,那桥,那水,那柳,那路,只是桥上的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想。他是否在想念心中的伊人,又是否在寻找最美的风景?
天色渐晚,月落星辰。我依然临窗而望,桥还是那座桥,水还是那流水,只是桥上的人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月光洒上窗台,忽见有人抬头仰望,月光装饰下的窗,在美人的衬托下,更显美丽,令人心生遐想。
我临窗睡下,梦中的他是否还在想我,我是否也装饰了你的梦?
亦真亦假,亦梦亦真,亦人亦景。
美不可言,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