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 《带团队一定要会玩游戏: 如何用游戏化思维管好新生代员工》第一章第二节,“游戏的实质: 源自内在动机的热爱”。
请大家先想一个问题: ==怎么做才可以让学生像热爱打游戏那样热爱学习呢?==
我在上一章分析了游戏比学习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的六个原因。但是知道了六个原因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怎样做==。作者在这一章节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其实在游戏吸引人的这六个方面的背后都是源于内在动机。这六个因素从不同角度培育了玩家热衷玩游戏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三种。
一,==自主权==,也就是行为的发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非受外界强迫。
第二,==胜任感==,也就是自我价值感,对环境有掌控感。能胜任工作发挥能力。
第三,==趣味性==,也就是事物本身具有趣味性,吸引力强,让人参与其中,能感受到精神愉悦。
管理者想要不断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挑战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中保持长久的热情并获得幸福感,就要激发上述三个内在动机的要素。我想这就是人性。因此对于老师管理学生,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具体如何激发这三个要素呢?作者提供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赋予自主权==。例如让员工参与团队的决策,由被管理者转向决策者;再例如让员工自主安排任务,按照自己的办事习惯开展工作。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赋予学生更高的自主权,例如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班级活动,也是有助于收获更高自主性的。
第二个方法,==增强胜任感==。也就是让被管理者感受到自我价值。在这个方法中具体有三种做法。
- 做法1,管理者的正向反馈。例如管理者积极肯定,认可,赞扬被管理者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成果,以增强被管理者的胜任感。对标到教学领域,也就是多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
- 做法2,做自己擅长的事。管理者要人尽其才。去抓住或挖掘被管理者行为出色的一方面进行强化。让被管理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以增强他的胜任感。在教学中,也就是任人唯贤,让擅长历史的学生分享历史,让组织能力强的组织集体活动。
- 做法3,做我自己有把握的事。管理者要注意解释目标和规则,只有当被管理者对目标完全把握之后才能有序开展工作,从而增强胜任感。在教学中,启示我们给予学生的学生任务要把我好任务难度,恰到好处,太难或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发挥。
第三个方法,==激发工作兴趣==。也就是管理者要精心设计工作程序,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趣味性。
上述方法说的是企业管理员工,但其实管的是人,说的是管理人性的方法,对于老师管理学生其实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