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李敖离世的文,随口说了句:“这世界上又少了一张毒嘴。”
儿子问:“妈妈,他的嘴比那个变性人金星的嘴还厉害么?”
我轻笑。内心里并不想把李敖与金星相比较,因为一个是讨厌一个是喜欢。把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和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放在一起,怎么比较?
“毒嘴”的“毒”取其两种意思,分别放到李敖和金星身上。①对生物体有危害的性质,或有这种性质的东西;②凶狠,厉害。
所以此“毒嘴”非彼“毒嘴”。
有些东西我并不想以我的思想先行入住儿子的思想当中,人人思想有别,况且他这张白纸我希望他自己去涂鸦。于是我回儿子说:“TA们都挺毒,但从某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李敖的嘴可比金星的嘴毒多了。你感兴趣可以自己搜索李敖的一些相关介绍或找他的书看,自己去了解这个人。”
昨天至今天各公众号写李敖的文章不少,李敖于我除了那张“毒嘴”标签以外,也无其他。与其看一些杂七杂八的文章还不如看看写李敖的文章,毕竟我对他还是很感兴趣的(对一个名人的兴趣),于是翻看了几个公众号的文章。
尹建莉父母学堂发的文是――李敖离世:我的一生,是这样读书的。通看这篇文章,我记住了一句“……所以书我不是一本本读的,我是一堆一堆的,一片一片读的。”
麦子熟了则整理了50句李敖的话留给世人,这50句话我有喜欢的也有不苟同的,摘两句放这里也“戳”一下你的心:①当你晓以大义的时候,别忘了施以小惠。②喜欢你喜欢的,打败你不喜欢的。
猫眼看人发布的是刘原写的一篇文:李敖死了,曾为人杰,终成小丑。从文的题目中就可以想象到文中的大体内容,或许刘原的这篇文还原了最真的李敖吧。这篇文读起来很畅快,不做作的东西给人的感觉也别具一格。这篇文我最喜欢这段“……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凝视深渊过久,自己亦成深渊,凝视恶龙过久,自己亦成恶龙。”
学语文的文章题目很诗意:李敖去世,他已骑白马远去。文章里的东西几乎是别的公众号也有的类同,无多少特别的。只是李敖屡屡攻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余光中接受采访时的幽默回复较亮点。“他(李敖)一直骂我,我则保持沉默,这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我还看了其他的公众号几篇文章,多数是褒贬不一地同时介绍着李敖的生平。
阳光一地,春意皆露。
一个人的离去能被大家关注,说明这个人还有被人谈论的资本。或好或坏,终在这世上留下了那抹痕迹。TA们象一颗闪亮的星,跌落凡间,终是回归宇宙,也在这凡间留下曾经闪亮过的轨迹。不像我这类物种,来自尘埃终也归于尘埃,风过后,无痕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