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三月八号这个节日的名字从妇女节到女生节再到女神节,不知道后面还会如何变化?我们感觉到的是女性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已经完成了从人到神的进化。男性们在呐喊:“你们都是女神了,还要什么啊?”可是,做女神真的快乐吗?
少女感
“看,她保养的真好,30多岁了,还是满满少女感”
“大龄女星,失去少女感”
“用了XX化妆品,给你少女的肌肤”
“我都这个年纪了,又不是小姑娘了,还追求什么爱情,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这些句子熟悉吗?媒体,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他们对我们说过,我们也对自己说过。保持少女感代表的是幸福的,值得赞扬的,应该鼓励的;失去少女感代表的是不幸的,该被鄙视的,该被同情的。作为女神,被如此品头论足,这样的女神快乐吗?女神不能老,不能有皱纹,不能肌肉松懈,不能胖,不能素颜,不能不整理妆容。无论她们工作有多辛苦,承担了多少家务,保持外貌的工作绝不能松懈。否则就是没有自控力,懒惰,不自爱。这样的女神在神坛上也是瑟瑟发抖,如履薄冰吧。
女性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少女的阶段只是漫长人生中很短的一段,但这短短的一段却被要求无限的延长。照片,视频的美颜功能让所有人都抹平皱纹,去掉雀斑,也给自己戴上了别人要你带上的面具。女神的快乐来自于我们能欣赏少女的纯真和如水肌肤,也真心觉得那些因为怀孕长出妊娠斑的妈妈们也很美。我们能接受美的多样性,而不是要求女神永远是少女。
不做家务的女神不是好女神
妈妈对女儿说:“结婚了,多做点家务,不要那么懒,会被人家笑的”
包了所有家务的丈夫对妻子说:“回我家可千万别说你在家什么都不干啊”
“收拾家,做饭不是你应该的么?你看看谁家的媳妇在家什么都不干啊”
“我妈妈从来不做饭,我妈妈真懒”
家务与女神的捆绑是有历史原因的,也有人类进化的原因。但是到了现在,解绑家务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家务解绑与其依赖社会,不如依赖科技可能更靠谱。很多女神觉得不服气:我们受一样的教育,挣一样多的钱,在职场付出一样的努力,但男性不做家务就可以被理解,而女性不做家务就是不贤惠。
我们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男性愿意站出来承担家务,该为这些男性点赞。但大的环境依然是家务就是女性的事儿。一边是貌似高高在上风光无限的女神,另一边是系着围裙洒扫做饭的女神。神仙做到这个份儿上,还不如做个人。
我们并不鼓吹女性就应该远庖厨,但对于家务=女性这个等式应该破解了。这不该是单方面的义务。一边说:“你是我的女神”转眼就是:“女神把地扫了吧”,是不是太虚伪了些。
女神节的初衷是好的,这样重要的一天不该变成一个买买买的借口,一个大唱颂歌然后再让女性去承担更多责任的表演。我们真心赞美女性的美好,勇敢,坚韧,温柔和慈爱。我们更希望社会对于女性更宽容,给与更多真实的尊重。
作为一个女性,我并不想做女神,我更想做一个普通的快乐的女性,能够按照自由意志去选择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