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专注一件事情的根本去学习去悟。人之初性本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善良的,“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黄帝到平民,都要以修身为基础。人的成功,往往是要通过修而获得。修身也是取得家庭、人际关系、职场的基本功。
《论语》我们在中学时学过,这也或是锻炼了如今我们谦虚谨慎内敛的性格。去年,樊登APP推出《论语》上,我购买后也认真抄写完上部,由于大篇章的抄写,记住的很有限。这次跟着大家一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形式,全方位的引导学习,遇到不懂的就百度,直至弄懂搞透,收获多多。14天,14个篇章的学习,收获:第一,我记住了这些经典名言;第二 ,动脑反思理论联系实际,发现《论语》对个人修身,不仅仅教大家谦虚,“温良恭俭让。” 同时也教我们大勇、责任感、担当、使命感。《论语》并不是一种故事推理的学问,博物馆的陈列品,他在现在社会依然发挥作用,现实引导,大智慧的一部经典。
个人修养14篇章的学习,“克伐怨欲不行焉?”做人不用那么使劲,时刻鞭策自己。“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难能可贵的自律品质,是否发自内心修行的,那就不得而知了。“腹中有书气自华。” 一个人的本是坏的,没有改变,那“华”也是外表。一个人读书的多少,学历的高低,和他的心性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故而,学识和道德是要分开考验的。
听完孙竞益博士的语音分享,受益匪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有名师给予好的方向指引,学习论语的路,感觉轻松,快乐很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