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 “源头活水”,为农民队伍发展党员赋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队伍则是这一基础的核心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民队伍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为农村党组织注入 “源头活水”,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目前,农村党员队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党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年龄结构老化导致队伍活力不足,部分老党员在适应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市场经营理念以及乡村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匮乏,农村中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求学,留在农村的人才有限,致使农村党员发展的可选范围较窄,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此外,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发展程序不规范、培养教育不到位等情况,进一步削弱了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拓宽选拔渠道,广开进贤之路。村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 “前沿哨所” 的作用,深入农民群众中开展调查摸底,通过定期走访、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掌握那些勤劳致富、乐于助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农民情况,将他们纳入党员发展后备力量的视野。同时,要加强与外出务工农民的联系,利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他们集中返乡的时机,组织开展返乡人才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和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积极性。驻外流动党组织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对接本地在务工地的农民工群体,挖掘其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向家乡党组织反馈推荐。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农民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农民的就业、生活、思想等动态,为精准选拔发展对象提供依据。

加强培养教育,提升发展质量也是重要的一环。针对农民的特点和需求,要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强化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的学习,让农民入党积极分子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坚定理想信念,还要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培训方式上,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远程教育平台等资源,推送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方便农民随时学习;线下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田间地头实践教学、组织观摩学习等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为培养对象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产业项目推进等工作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