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诗经第十篇《汝坟》有感
文/徐志海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这是原诗,意思是: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这首诗很有意思,三段话,说了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三段是一个鲜活的小说画面桥段和几个点。
首先概括一下这首诗里的桥段,有两截。
第一截,是妇人期盼夫君回。这一截是妇人在艰苦的砍柴,心里惦念夫君什么时候回来。这是外在描写和心理描写共同用墨,此处写的很绝妙同时给读者渲染了心理的跳动。
第二截是夫君回来了,互相语言交流的情景。
这两截重点写的是“你依我浓”。这是一个点。
二个点是,特别注意妇人说的话上。
妇人说的第一句是,不要再放弃我。是央求老公不要离开他。
第二句话是为了加深他老公不能离开她的理由。即,“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古人的观念就是老婆如衣服,破了可以再补,再续,而父母只有一个,去了就无法再造。所以父母的安危是古代男人很牵肠挂肚的事情,因为孝道很重要。这说明此诗中的妇人是一个很睿智的女人。
我想到这里,柔情似水的暖流注入我的心田。那一句“不我遐弃”,她央求的口吻说,“不要离开我,好吗?”是多么温柔体贴似水的话啊。接着一个场景又入驻我的脑海。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男人说,我每天忙的如劳瘁的鳊鱼曳着赤尾而游,可是王朝多难、事急如火之秋,王上对我恩重如山,你让我怎能不舍你而去侍候王爵呢?
可是你就不顾及生你养你的且病入膏肓的父母吗?妇人再一次提出男人致命的挽留他的理由。
这是问答式的收尾诗歌,紧紧的吊起了读者的心理,充分运用了心理的描写,用互答的语言内容深刻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以及面部表情都凸显出来。
秒,绝。这就是古人惜字如金,且一个字能交代完的绝不能多一个啰嗦的词之好处,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真是空灵中的美妙,美妙中的惊颜啊。古诗虽短,但画面感很浓厚。
其实,这种写法,在小说和诗歌中有很多。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完颜洪烈挽留有身孕的包惜弱时说的话。
完颜洪烈说,你一个势单力薄的女子,行走在江湖中,可怎么过活,又无亲无故,该何去何从?况且你又有身孕在身,以后的日子还长,你的孩子出生了,没有一个依靠,…………
话没说完,就吊起了包惜弱的心理活动了,小包想,“我有身孕,一个弱女子,还带一个孩子,无依无靠,我该何去何从?”这个十指连心的“问恤问寒”的桥段,就浮现出来了它背后的焦虑、忧愁、十分想挽留住人的心理跃然而起,一片忧愁丹心和此诗如出一辙的情况。
我不禁拍案叫绝,妙!写的如此传神经典。真是经典用经典,经典更经典。
曾经宋朝诗 人辛弃疾就用经典传承经典,写出“自问自答”的经典诗句。即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看,辛老的诗词短短的四句话,道出了“一个醉汉的模样、姿态、手势、话语、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还有微微的心理活动以及闻到浓浓的烈酒味”。不是吗?
这是古诗的传神之处,辛老的诗词是题外话。
往往看东西要从全面的地方看,回到《汝坟》这首诗里面看。
遵彼汝坟,解释是沿汝河大堤。
汝河,俗称南汝河,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五峰山,流经遂平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新蔡县班台与小洪河汇流入大洪河。
汝河为古汝水在元代截流后下游演变而来,故也称南汝河,而原上游段演变为现代沙颍河支流,称北汝河。
古代西周时期,汝河只有一条,《荀子》中有“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其中一源沙河发源于伏牛山区木达岭,北源北汝河发源于嵩县跑马岭,在襄城县岔河口汇入沙河,沙、汝汇合后,古代统称汝河,亦名隐水。
这汝河显然是在河南,说明这是一首中原诗籍,可能还是最早的中原人氏唱的情歌。
诗中,“山楸树”代表茂密旺盛、华盖绿颖之意。因为现代的楸树有“木王”之称,其木材应用广泛。山楸树,放在此诗中有“国之栋梁,魁华之宝”之意。
然而被一个妇人且还是一个“怨妇”“伐其条枚、伐其条肄”。这个山楸树如此茂密旺盛,如魁华宝殿一般,却被怨妇砍伐?难道是想和“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这一句相呼应吗?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把“鲂鱼”和“王室”相对联呢?
“王室”是西周国土吗?从全诗上理解应该是正个西周国土。如果是这样,难道“西周”时期的国土版面如“鲂鱼”这样的形状吗?
赪尾对如毁,(赬(chēng成):浅红色。
毁(huǐ):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了。这首诗告诉人们,当时东周的国土版面就犹如鲂鱼的形状。
从侧面也看出了西周将毁灭在一个女人手里。这么一猜测,使我想起了“烽火楼台戏诸侯”的故事了。
往事如烟,几多相似?故事重演,却无人以警“烽火戏诸侯,引得佳人笑”的故事!
2018.11.28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