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聪明的人,但至少我知道我正在做什么。”
《奇怪的她》从韩版开始,中日越先后翻拍,足以体现这个故事本身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泰版的演绎更多尊重原版,加入泰式本土的生活欢乐,常用梗,比如女人间的撕逼大战,聊天时的叽喳聒噪(不过这可能是泰语的特质),演员些许夸张的脸部表情,这些元素多多少少增添了故事的欢脱与东南亚风趣。在炎夏看,反而有种被伴晚海风拂过的清凉。
�电影内容不再重述,毕竟情节走向都与原版无异。大一时看的中版,对故事中新颖设置很感兴趣,返老还童,越活越年轻的神话也只有通过电影能阐述的如此以假乱真了。中版的奶奶由归亚蕾饰演,这版的奶奶优雅了些,缺少点地气儿。泰版的奶奶就是平时那位成日在你身边嘘寒问暖,不停絮絮叨叨,甚至有些自以为是的小倔气奶奶,穿着不算整洁,面容暗淡,从不捯拾自己,看见自家娃笑的满脸褶子,时不时对儿媳挑挑刺,管管闲事。这样的老人生活中比比皆是,也是生活的一段色彩。
�当家人发现这段色彩不再那么可爱,对老人的认知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之后的相处隔阂不堪忍受逐渐离析彼此的情,原因是儿女们不再承受父母与自己一贯的相处方式。人们成长开始独自生活,逐步脱离原生家庭,为的是寻找能使自己舒服喜欢的生活方式,此时与父母间需要的是一定的距离空间,不再是每日的关嘱。电影中的家庭是三代同堂,三代人各自的生活空间被挤压,更需要家人的沟通协调与包容。这是三代人集体生活的常态。
集体生活最怕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受排挤,奶奶的存在显然不为儿女待见,以妈妈病倒为爆发契机,不解不满搬上了台面,大家直面心里的结。“暂时送到养老院吧”,搁置了这个问题,养老院早已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杀手锏。但对于老人而言,离开家,意味着死在异乡,飘无所依。所以这并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
或许老人与青年的生活观念相比差异过大,殊不知,这种客观一直存在,直至影片结尾,历经生离死别后,奶奶还是那个奶奶,依然保持着这颗奶奶心。只是此刻的她,从之前的过生活,到现在的享受生活,儿女们也用包容的心态与她相处。很多时候,我们埋怨厌恶的种种现状若一旦全消失,我们以为会变得一路畅通,可隔膜正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剥离他们,生活也将不复存在。影片中的家人认为奶奶暂时不在这个家就会变好,事实却是少了一个人他们连饭也吃不香,找奶奶成为他们的日常。
奶奶展开新生活的途中,她拥有的是20岁的皮囊,老干部的灵魂,以至于她还必须要不断给予自己暗示。与音乐制作人的恋爱只能成为插曲,因为她心中亲情依旧大于爱情。她会不自觉的徘徊于儿女的家门口,为孙子的音乐梦豪不犹豫当主唱,擦拭儿子蒙尘的皮鞋。“我的少女时代都在带孩子”,21世纪的新女性会觉得这个女人太可怜,那些奶奶们确实用一生的力量忘我的为孩子努力,这是她们生活的动力。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你知道吗,省吃俭用,几乎是那个时代每位妈妈的必修课。她想要的,是一家人好好的,留恋的还是娃娃们。
故事演绎了这么多次,没改动的是奶奶最后还是选择了输血,她内心还是愿意做回一个妻子,母亲,奶奶。并不是认为这份意愿是唯一正确,如若她放弃也无道德罪责。珍贵的是她坚定的走自己想走的路,“我不是个聪明的人,但至少我知道我正在做什么。”不怕变老,变丑,变耳背,变行动不利索,怕的是失去你。没有好好感受青春,回过神儿时候就老了,可是我的身边还有这一群人啊,在这世间我至少为他们好好活过,无论重生多少回,我还是想成为你的妈妈。
顺便一提,泰版的女主Mai真的神似赫本,孙子的扮演本人还是喜欢中版鹿晗的项前进~~
B站搜搜可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