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快9年了,已经由最初的陌生转为习惯,习惯了上海梅雨绵绵的天气,习惯了上海的吴侬腔调,也习惯了上海咸中带甜的菜。
可是骨子里依然忘不掉是家乡菜那股特有的鲜香味,特别是想家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每次在外吃到的蹄髈,总想起家乡的猪脚粉,在上海吃到的蹄髈多是有着浓油赤酱,咸中带甜、入口即化的特点。做的过程无非也是先焯水,去腥味,再配上酌料,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等到收汁的时候盛锅上桌。吃起来味道也挺好的。可是和家里的比起来终究少了点什么。
猪脚粉是用整个猪腿炮制出来的,所以又称猪脚粉。一个猪腿大概可以分成十块左右,切好的肉经过配料炮制,经高汤渗入的肉,
肥而不腻,皮脆而不硬,色泽鲜润,再配上白嫩的细粉,淋上猪骨黄豆汤,撒点小葱,就这样可以鲜掉人的舌头,用老家的话说,吃了猪脚粉,神仙也打滚。每次过年回家,总是拖着母亲大街小巷的去寻找哪家在正月里开店了,就迫不及待的去吃上一碗解馋过瘾,寻找那股魂萦梦绕的味道。母亲见我如此眷恋这股味道,总是在我启程之前请人连夜加工给我做出来,一块块切好放到冰箱里急冻后再封装到泡沫箱里给我带到上海来,想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放到微波炉加热吃,到后来总听我在电话里嫌不够新鲜的好吃,就干脆要了个配料的方子说,你既嫌不新鲜,那你闲了自己做吧。上海那边没有的沙姜我寄给你就好了。于是,在空的周末我总不时的给自己做上一顿香喷喷的蹄髈,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按母亲给的方子,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陈皮、姜、沙姜、香叶、草果、肉豆蔻,买来新鲜的蹄髈,焯水、沥干后,在猪皮上用牙签扎上无数个小孔,(出油锅后皮脆好看),再放到油锅里炸,把皮炸酥后,把之前的配料拿出来,加上老抽、水、少许泡发过的黄豆,一起炖足足4个小时,到皮软肉烂就可以出锅了。出锅的蹄髈外脆里嫩,香而不腻,口感脆酥中带点糯,浓汁渗入肉后,散发出肉自带的清甜味在唇齿间游荡,再沾点辣椒酱,奇妙无比。
漫漫的人生里,总有许多绵长的记忆,即使远隔千里,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如果行走是诗,那么请让我用这最原始最初的味道来陪我行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