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外奋斗,有个非常重要的难题常常困扰我,如何才能花少量的钱吃饱吃好?
不定时吃饭饿出胃病以后,方知在吃饭这件事上,没法省钱,饿了就得吃,强忍饥饿不吃东西,身体可是会抗议的。
那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是对一个厨艺小白来说,做饭和吃饭,这两件事处处是坑。
饭煮早了,凉得快,饭煮晚了,烫得没法吃,饭煮多了,吃太撑,饭煮少了,不够吃。菜的分量永远无法用眼睛和手预估,小芋头去皮洗一洗,两三口就吃完,青菜看似一大把,往锅里一倒,煮一煮就不剩多少,南瓜一下锅就煮成了糊……
自己做着吃,食材固然不花太多钱,可是花水电费,做饭的过程还得时时盯着,耗时太多,要不在外面买现成的?
外卖给我留下的印象,已经让我失去期待,滑鸡粥里的鸡,排骨饭、面里的排骨,几乎都是皮包骨,肉少得可怜,粥看不到几颗米,稀得跟汤似的。在全家冰柜看到过的鸡腿饭,一个软塌塌的鸡腿,一根手指粗细的火腿肠,一小朵椰菜花,就这样而已,15.8元下得了手吗?
生活的难,吃饭这件事就足以体现出来了。
我先前的抠门,也就不是全无道理了,原来,我最怕的不是花钱,而是花了钱,还是吃不好。
但是以前的我,并没有把吃饭当成难题,是什么时候转变的?
2016-2019年,我还不会在吃的方面太节约,在ktv上班时,下午四点半吃晚饭,晚上饿了一定会吃东西,不是在ktv厨房吃夜宵,就是去吃个粥、面、粉填填肚子。物业公司没有免伙食费时,每天都会认真地思考晚餐的内容,周末休息的三餐,也不会马虎草率,那几年并不会觉得吃饱吃好有多难。
吃好吃饱成为难题,源于2019年5月的一个失误,提前垫付了500元给世联红璞公寓,后来没去租先前看好的房子,500元没退还回来,这件事让我责备了自己很久,没有决定是不是要租房,何必付定金?能想到的补救办法只有省钱,能省钱的地方只有饮食。
原计划是半年里节制饮食,多花的500块冤枉钱也就省回来了。
然而发现饮食上能省的钱,数目还不少,就跌入了一省而不可收拾的大坑……
2019-2020年,只有周末的早饭和午饭为省钱少吃,对身体的损害还不明显,2020年11月开始自由职业以后,每天三餐为省钱少吃,量变引起质变,对身体的损害就变得明显了。
钱,真的不是省出来的,越想省钱,越是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