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每天课程排布紧密,大部分教师备课缺少足够时间精力的投入;或许因为不知道如何备好课,很多老师看看教材做做习题就算备课了;或许因为对教材内容太过熟悉,有了几年教龄的老师很多时候都不备课;或许因为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太多的老师备课真的备不出新东西……总之,中小学一线教师中不够重视备课这件事,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备课,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一切教改落实的课堂起点,更是一切教学行为可能升华为教育事业的素养修炼。
备课有多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里举了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区教育局视导员来听课,本来打算在课堂上做点记录,以便课后提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然忘了做记录。后来问这位历史老师花了多长时间备课?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这就是备课的重要性,不仅会吸引学生,还会迷住听课老师!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备好课?这是绝大多数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曾经,我也不重视备课,准确说是不会备课,我也试着投入时间精力热情,但还是做的不到位,总想着如果有优秀老师作一个看得见且学得来的备课典型示范,或许会悟得大道。心不唤物物不至,缘分都是心意召唤来的,这时,我读了《备课到底备什么--语文名师备教手记》,我单纯想从这本书里得到备课的启发,没想到得到了更多的意外之喜!
书中的备课实例都是看得清学得来的教学实践升华来的干货。这一点,让我实实在在得到了可以取之即用的切益经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特级教师余映潮、王君、肖培东、胡明道、茹清平、李卫东、程少堂、何郁和王世发,这9位老师的备课手记,尤其实用可学。
这些特级语文教师的备课经验虽有学科局限但却各具特色,且有不谋而合的共同做法可供借鉴:其一是丰厚的阅读基奠。有的是长期积累,有的是短期准备,但无一例外都为一节课备了“五车书”。最厉害的是特级教师程少堂,为《沁园春.雪》的备课,读了50本专著。他也颇为得意地说:“像我这样为准备一节课读这么多书,国内语文界怕不作第二人想。”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谓的“一辈子备一节课”的典型做法。其二是独立艰苦的思考过程。这些特级教师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脚不随流俗转”“丹心未泯创新愿”,他们从不满意别人现成的教学设计,而是努力在深度解读教材和研读辅助资料的过程中设计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特级教师王君说:“只有当一个文本被你驯服了,完全成为你自己的文本之后,你才可能有巧思,有妙想,优质的课堂设计才可能诞生。不读文本先看资料,不读文本先上网搜各种教学设计的法子很省力,但也因此几乎堵塞了属于自己的创意的诞生之路。”其三是他们备课时做足充分预设的同时,更会预留课堂生成的张力。特级教师们都有自己上课的“一招鲜”,这独门绝技就是课堂之“变”生成的“果”,而这看似偶然的“果”其实是在备课中就开出的必然之“花”的结局。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儿童。”
有了这样精致精心精准的备课,收获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成绩,概括起来就是“一箭三雕”“一备多得”:
首先收获的是一篇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教学设计是备课的自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收获,更是检验教师备课程度的试金石。教学设计是备课备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从脑子里开出来的花、结出来的果。看看余映潮老师《孤独之旅》的教学设计、王君老师的《风雨》教学设计、肖培东老师《祝福》的教学设计、茹清平老师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程少堂老师《沁园春.雪》的教学设计,何郁老师《闹市闲民》两个版本的教学设计……这几个老师设计的教案都是在充分备课过程中努力孕育出来的“自家娃”,新颖独到且带上了自己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刻意造出来的,而是精心备课自然生长出来的。
其次,除了生出一篇精彩绝伦的教学设计,还附带生成一篇如实记录的备课手记。这本书就是一本由20位特级语文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的详细备课记录的总辑,这样的书,也是大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实用教育教学参考书。
最后,如果你愿意继续在此基础上整理提炼升华,还可以创作一篇不错的教学论文。很多教学论文,就是在备课研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生出一点独特想法后慢慢衍生而成的,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政治特级教师吴又存,他的代表作《达成生命成长之美: 我的教学新视界》就是典型的备课教学成果,很多还在核心期刊发表。另一个就是语文特级教师郗晓波,他的很多教学论文就是在备课时总结提炼后写出来的,比如备诗词课,写了《鸳鸯绣了从君看,且把金针度与人--浅论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再比如他的《我曲解,所以我多解--对于<狼>的多角度解读》等。
其实,备课最重要的价值不是这些有形的看得见的精神结晶,更深远的价值是潜在的看不见的无形的精神财富和素养涵育。说到底,我们还不够重视备课,不够尊重教学,不能深刻理解教育,否则我们不会对备课这么漠然视之,等闲待之。备课对教育教学之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备课的即时价值和长远价值更是一线教师成长的精神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