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多的在讲“丧文化”,讲“躺平”,讲“自己不想努力了”。另一方面,“如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等话题的浏览量又在好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给人一种很矛盾的现象,我们很想努力,想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又不知道怎么追求更好的生活,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的思想在上进,我们的行为却迟迟没有开展。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8月份之前,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理想,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直到我阅读了高太爷的《意志力红利-让你说到做到的底层逻辑》这本书。读完之后豁然开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清醒感。
本书主要介绍的就是意志力的相关问题和底层逻辑。
这本书的作者,高太爷,他自己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本来在稳定的平台,有个一个稳定而光鲜的工作,因为热爱心理学,所以在各个平台经营着自己的账号,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他有很多的粉丝,写的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赞同以及大V的欣赏,本来以为他可以顺风顺水的继续着自己的事业,但是没想到他抑郁了。他自己引以为傲的心理学成就了他也拖累了他。
之后他挣扎了了4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自己拯救了自己,从抑郁中成功走出。同时他下定决定,从平台辞职,专心做自己的心理学事业。
这本书就是他这么多年,这么多经历之后的成果。这本书不仅有他多年来的理论知识的总结,也有他自己实际经历的总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给到我们一些启发。
这本书中讲的最深刻的就是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并激发足够的动力来进行执行。
“第一步,拿出几张空白的纸或者打开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在纸或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做加法,尽可能多地罗列人生目标,把能想到的罗列出来,这是头脑风暴的过程,不要拘泥措辞,不要评判愿望是否合理,尽可能多写,至少列举20个目标,越多越好。
第三步,做减法,即逐个划掉相对不重要的目标,直到只剩最后一个。”
“我们通常以为的改变过程是:先想清楚问题,然后领悟,再自然做出改变。
但在真实的改变中,顺序是相反的,是先做出改变,然后思考方式才会改变。”
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用的,可以立刻就进行实践的找到目标方法,第二句话告诉我们执行的时候要先做,做了之后思维才会改变。思维改变之后,才能更好地继续进行行动。这是一个理想的正循环,而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也是如何开启这个正循环。
这本书除了找到目标,还有一套完整的可以提高意志力的方法。
一、什么是意志力?
很多人的理解中,意志力就是单纯的一种精神品格,也许七分看天赋,三分看环境。认为一个人有很强的意志力,是天生的。
这种想法就很片面了,因为意志力这个对我们很重要同时又很神秘的精神,在《意志力红利》这本书中被讲的一清二楚。
意志力是天生的?不不不,意志力是跟情商一样可以后天慢慢培养的。
按照书中的观点,想要培养意志力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有意识地确立目标:为我们以后的行动做准备;
2.依据目标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只做对目标有帮助的行为;
3.克服执行中的苦难:过程中有各种诱惑,懒惰,困难,我们可以按照书中的方法一一克服;
4.有效应对执行中的挫折:失败不可避免,勇敢继续出发;
5.矢志不渝地坚持目标、实现目标:未来仍在远方,还需风雨兼程。
意志力绝对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培养意志力也不需要我们苦苦地支撑,咬着牙坚持,只要找到一定的方法,意志力是完全可以轻松增长的。
二、怎么定自己的目标?
按照上边说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拿出几张空白的纸或者打开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我比较倾向于后者),在纸或文档的顶部写上:“我真正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做加法,尽可能多地罗列人生目标,把能想到的罗列出来,这是头脑风暴的过程,不要拘泥措辞,不要评判愿望是否合理,尽可能多写,至少列举20个目标,越多越好。
第三步,做减法,即逐个划掉相对不重要的目标,直到只剩最后一个。
等到做完之后,看看自己最后剩下的目标是什么,不管有多难,不管有多远,请你相信它就是你的目标。
三、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1、将“未来的你”当成“现在的你”
我们都知道deadline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可能拖了好几天都没完成,最后的最后只花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了。执行力和第一天的自己判若两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同一个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吗?
你可能觉得就是自己太拖延了,逼得自己非要到最后一刻才能完成任务。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拖延,为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才有执行力?
根本原因是“现在的你”根本就没把“未来的你”当成自己。没错,“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就是两个人。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现在的自己”只想着当前的快乐,对“对未来”要完成任务的自己没有丝毫同理心。未来远不如现在的享乐重要。
但是当时间慢慢来到了“未来”,你对当下的处境越来越清晰,你已经没有办法骗过自己了,大脑命令你赶紧把任务做完,不然“现在的自己”没法完成交代。
基于这个原理,如果我们想要战胜拖延,有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把“未来自己”的处境想象成“现在自己”的处境,这样紧迫感就会逼着我们赶紧完成任务,有效摆脱拖延。
2、给自己一个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如果你觉得某一个目标很难开始,某件事很难做,那么给自己定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来做。
比如说我的目标是每天读一个小时书。
一开始,我没有约定某一时间点,而是有时间就读一会,中间极有可能被各种事情打断。打断之后就很难重新进去状态,这个时候,我就感觉读书很不舒服,不流畅,内心就有放弃的念头。
知道这个方法之后,我先给自己确定了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看书。10点一到,不管我在做什么,都要立刻去看书。同时不拿手机,桌面上不放可以娱乐的东西。
因为给自己定了死命令一定要这个时间读书,所以自己其他的作息时间也有了相应的调整。10点开始前,我要保证自己已经洗完澡,琐事已经完成,不会11点结束后再洗澡做事。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节奏慢慢变成了可控的状态,往往是读完书就直接可以睡觉。连晚睡的坏习惯都得到了改善。
这个方法真的有效,一旦坚持下来,就有特别大的收获,执行力得到了提升,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四、不要焦虑,相信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如今的社会,被刻意贩卖的焦虑紧紧裹挟:
30岁之前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30岁之前一定要结婚...
30岁之前一定要功成名就,升职加薪...
35岁之前要实现财务自由....
.....
这样的话题在各个平台都有很高的阅读量和探讨量。看得人越多,讨论的人越多,就越给人一种同龄人早就实现名利双收,只有我自己还在做个打工人。
看的越多,越焦虑;看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已经被别人甩了好几十条街。
所以我们拼命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在30岁之前完成所有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比下去。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30岁其实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前二十年我们都在求学,就算20岁就开始工作,到30岁也只是10年时间,只占我们生命中的九分之一。毕竟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已经可以达到90岁左右了。
所以九分之一的时间,就想完成人生百分之百的成就,想一想就应该觉得很不靠谱。这真的要一个天之骄子,或者风口上的猪才行。
而我们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
这本书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哪怕只读一读,不按照书中的方法实践,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意志力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前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虚度了很多光阴。既然现在我们追求上进,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该读一读《意志力红利》这本书,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读完之后,按照书中的方法行动之后,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