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很火的帖子,说的是进了985、211,却越发觉得自己更一无是处了。这个帖子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达到了百万的阅读量。从一个角度讲,这反映出一种强烈的群体共鸣,那么另一个角度,就要思考为什么要用985或者是211来定义群体。
这一晚,我参加了一个在上海的国企房地产宣讲会。宣讲会也在一个985且211的学校。播放的纪录片是同事们如何奋战、如何与家庭聚少离多以及取得了如何的项目成就。后来,一女一男领导上台介绍企业。女的说她03年加入,当时这个企业很小,但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他们已经算是行业的先锋部队。她讲了许多故事,那么最深刻的一个就是武汉往返上海的故事。她家住在闵行,每天六点五十出门,才能开到市区,确保自己八点半之前到达。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觉得住在哪里远,四十公里的距离,坐地铁一个小时就到了,还比她快。她说她昨天还在武汉,一天之内从上海开到武汉,晚上又从武汉开回来,四百多公里。另外一个男领导,讲的最多的是他如何羡慕嫉妒恨。他不是一开始就在这家企业工作,是中间来的。来的时候呢,他降了薪水,他嫉妒现在能够参加管培生的年轻人们,薪水很不错。他说他还嫉妒这些年轻人有高层领导给他们做指导,他入职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不过他现在熬过来了,感谢领导的赏识。
无论是甲女士还是乙先生,他们的言语都充分表露了艰苦卓越的理念。意思就是年轻人要吃苦,要耐劳。后来的一位领导又补充到,周六要加班,周日也不一定休息。招聘的倾向里写着党员。我想这个国企的企业文化也是十分鲜明地能够代表不少国企文化。加班加点,不休息,要坚持踏实肯干。那么这些管培生都来自哪里呢?有一个词汇叫作北清复交,代表着北大清华复旦交通。到场之人的学历拿出来都是中国的一线名校,甚至是一线专业。
这些人所代表的是一种我们眼中的精英文化,985,211,名企,高年薪,加班等等。这些词汇都最终定义了这样一批有着光明未来,能够拥有美好钱途的年轻人。可转念一想,这样一群人真的能够代表985,或者211的学子们的追求吗?
自由,这个在无数大学里提倡的理念,当触碰到社会的一刹那土崩瓦解了。学术的自由,言论的自由以及思想的自由,这些在大学里开始萌芽的自由。在社会上,似乎被人遗忘了。那篇爆火的文章说,进了985和211觉得更自卑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我认为,这说得并不准确。985和211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评判标准,代表着一种精英文化。那么这种精英文化是不是就是高校的教育所追求呢?并不全是。学生们在学校自由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自由地对学术权威提出质疑。这些都是一个学校提供的精英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到了社会上,突然之间一文不值。企业关心你能不能干活,能不能干好他说的活,能不能尽快完成,能不能完成得好,能不能赚钱有利润。企业的精英标准一下子压垮了这些曾经985和211 的自由精英标准。
换言之,社会逼迫着这些人放弃了自由。思想上没有了自由,要服从企业价值观,要加班加点。创意上没有了自由,要符合客户要求。衡量你的不再是你的大脑,你的思考,而是你赚多少钱。现实彻彻底底地让这些人失去了自由。同时怀疑了人生,失去了自信。没有金钱和地位,失去了学校保护的这群人,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的脑子、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意有什么用。有用,能赚钱瞬间成了他们的新标准,像是两把刀架在了脖子上。这时候,回顾学校,就只能想出985,211,这些被社会所定义的标准了。社会看待这群人也只是用了这样简短的两个词汇,叫作985,或者是211。在社会的眼中,不会去关注你的个人,你的脑子里装了什么奇思妙想,你的言论有什么新颖之处。这些曾经在学校适用的东西,一下子都被一张简历,薄薄的纸所取代了。于是,人生一瞬间看起来就苍凉了。
可转念一想,你连自己都定义不清自己是谁了,只是含糊地扎进了一堆985、211的队伍之中。是不是也应该停止漠然了,思考一下自己是谁?你的脑子有什么?你的能力是什么?你的奇思妙想?并非像是部队行军,我们要加班加点,卓越刻苦。我想学校给予我们自由,自由地思考,那么也该自由地接受或者拒绝。如果像是国企的行军,你不喜欢,那么拒绝掉。如果像是外企的自由,你喜欢,那么加入进去。如果像是985、211,你不喜欢这个标签,那么不要在意。如果你喜欢用社会的标准定义自己,那么做好行军的985、211,跟着大部队。有时候,这种标签也关乎你的选择。选择戴着它前进,也可以选择摘掉它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