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一个字一个字先吃透单字,再完整学习整个句子。
天(tiān),《说文解字》“颠也。至高无上。从一从大。他前切。”说文是依照小篆字体来解释文字的,把天字看成了会意字,从哲学角度解释了我们中国人对上天的认识,天是至高无上的,君权天授,所以皇帝是天子。
我们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天就是人的象形,而夸大了头部,所以在古文中,天的本义是人的头部,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刑天,就是被砍了头的形象。古代还有一种在额头刺字的刑罚叫天,《易·睽》“其人天且劓(yì)。”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注解“剠(qíng)凿其额曰天。”我手上89版的《辞海》天有12条释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逐条阅读。当然,在这里天就是和地相对应的天空的意思,这应该是从人头顶上的引申意义。天居然还是个姓氏,我不由想起,我们闽南人在碰到有人提过份要求的时候,会回上一句,“你是姓天吗?”我以前理解这是讽刺别人,你以为你是天王老子吗?没想到,真的有人姓天。
其实,我感觉从篆书角度去分析,天还可以看成指事字,大字形是正面站立的人,人头顶的一横,就是指代人头上的天空或者人的头部。只是隶书拉直笔划后,字体的象形属性削弱了,就不容易分析字体的本源意义。这也是《说文解字》的伟大之一,为我们系统保存了大量古文字字形。
地(dì),《说文解字》“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籀文地,从䧘(qí)。徒内切。”这是典型的形声字解释。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解释天地形成的原因。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篆书,甚至从籀文时期,地就是形声字了。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从𨸏(fù)、土、彖(chǐ)声。𨸏言其高者也;从土,言其平者也。”籀文地字的形旁有高山有平地,表示连绵起伏的大地。
《辞海》中地有九条释文,关于大地、地面的意思解释为地球的表面层。地字目前没有发现相应的甲骨文字形,我们看到一个金文字形,颇有会意字的感觉,你看有高山有平地,人的手拿着农具、捕猎工具等在地面活动,这就是供我们繁衍生存的大地。
玄(xuán),《说文解字》“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胡涓切。”许慎的这个解释,已经是东汉时玄字的常用意思了。我们看金文玄字象一束蚕丝,林义光《文源》“象丝形。本义当为悬。《释名》:‘玄,县(悬)也。县物在上也。’县之义为虚,故引申为玄妙。空虚之处,色黯然而幽,故引申为黝黑。”
我觉得这样解释挺有道理,其实把玄的古文字形看成一束悬挂着的丝线,直到篆书都没问题,只是隶书拉直笔划后,这束丝变得有棱有角了。到了楷书我们就看不到丝的样子了。把一束丝和红得发黑的颜色直接等同有点突兀。象林义光这样引申,就感觉有理有据了。只是玄的本义悬挂,早就消失无踪了。《辞海》中玄字有三条释文,都和悬挂无关。这里应当采用第一条释意,“带赤的黑色,泛指黑色。”
黄(huáng),《说文解字》“地之色也。从田,从炗(guāng),炗亦声。炗,古文光。乎光切。”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定型在周代,而周民族的发迹之地周原,在于陕西的黄土高原上,所以田地的颜色是黄土地,而不是黑土地。许慎从篆书的角度考察,黄字是形声字。我们回过头来看甲骨文,好像一支箭在田中,是不是可以做会意字解?箭头所指地方的颜色?郭沫若《金文丛考》认为,“黄即佩玉。后假借为黄白字,卒至假借义行而本义废,乃造珩若璜以代之,或更假用衡字。”从郭老的解释看,甲骨文的黄字是象形字,中间是玉佩,上头是系的绳子,下边是飘带。
黄字在《辞海》中有六条释文,这里当然采用第一条:“金子或成熟杏子的颜色。”
第一句“天地玄黄”就入韵了,韵脚字“黄”属下平七阳韵部,我们学过《笠翁对韵》对押韵应该有所了解了。其实这一句应该写成天玄地黄,天空是幽远的黑色,大地是黄色的。安排成现在的顺序,是为了和下文的宇宙对仗。这一句源自《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