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在沈阳上大学那会儿,商场里简直就是人满为患。电梯上上下下的,每个台阶上都站满了人。每层楼都没有空档口,每家试衣服的人都络绎不绝,服务员也牛气得很,稍微麻烦她一点就冲你翻白眼,言语里也是冷嘲热讽,根本就不怕投诉。
太原街和中街每天都热闹极了,吃个炸串都得排半天队,快餐都得排号等位置,不论卖啥都有人抢着买。那时候的衣服定价感觉比现在还高,看得上眼的衣服都得千八百块钱,那也有的是人买。
我的两位同学要买长筒靴,商场的价位给我们这些穷学生吓退了。只好到五爱市场淘点便宜货,五爱市场一直都以态度极其恶劣出名,要想返老还童的就赶紧去那里报道,因为不管多大岁数都能给你骂成孙子出来,并且经常有商户打顾客的事件发生。
我们三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是依然没少挨呲嗒,最后其中一名嘴甜的同学管一个五六十岁的店主叫大哥,一下子给人叫高兴了,同意以40元每双的价格卖给她俩每人一双靴子。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这靴子就像是纸壳子做的,我只见她俩穿过一回就再也没见过靴子的踪影,40元买个一次性商品,一点也没便宜到啊!
现如今,好像是辽宁任何一家商场生意都很冷清啊!太原街更是在节假日都没人去逛了,中街还能好一些,但是好好几家停业状态的商场,勉强维持的那几家也到处都是空档口,大卖场里也是一些淘汰过时的服饰,根本就没什么可逛的。据说沈阳万象城营业额在全国都十分靠前,但那不是普通百姓逛得起的地方,所以咱们也去当那个分母了。
五爱市场更是成了当地最大的笑话,拍视频的一没素材了就去那里冷嘲热讽一番博取流量,底下评论骂声一片,那里的商户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现在最热闹的地方是超市,老百姓追求经济实惠,对穿着不是那么讲究了。不过普通传统超市也难以在市场上立足,从前的一些超市里的龙头老大也都纷纷撤店了。
现在的超市行业也很卷,都在比服务态度和商品价位,还有监控食品健康问题。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受益了许多,选择空间也更大了,从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商家们也都纷纷效仿胖东来模式,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我也早就对逛商场失去了兴趣,一有时间就直奔超市。每周都得在吃上面花个千八百块钱的,有时候也心疼,但看着满满登登的冰箱心里就会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
吃,永远都是被人类排在第一位的,满足了口腹之欲才有精力去顾及其他。尤其是现在这种低迷的经济形势,其他都暂且放一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