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5 用20分钟写下这15天里,你坚持书写的收获,心得,疑虑,不满,和你想说的所有。
写作到十天以后的时候,我下笔开始流畅起来,但是头脑却开始枯竭了。写作就是这样,不断地升华需要无数的新鲜的材料、更敏感的触角、既向外无限拓展,又要向内不断挖掘。
这样的书写,根本不可能一气呵成。它颇像中年人的身体,开始谢顶或者缺钙,需要保温杯和枸杞来自我呵护。
这样的书写,更称不上下笔如有神。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除了吃饭、睡觉、上班,好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描述。
尤其像我现在,更是无甚可写。刚来美国的同事说:“这连我们家里的地级市都不如。” 我说:“还地级市?我们姑且叫这里城关镇田村儿算了。
参加朋友王品组织的这个“50天50000字”的活动,原意就是为了排遣寂寞。
品给的这些话题,平常我是不太注意的。我一贯的书写都是天马行空式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偶有感触即下比流畅,既不算是有自己的观点,也不算是能给别人启发,顶多算是生活的流水账以及风花雪月的小心思。
品引领的这些书写,让我开始以更细致入微的角度去观察生活。
给家人或者所爱的人写一封信,这是在撕开隐藏很好的面具。
观察自己的生活,包括习以为常的街道。
观察自己的情绪,喜悦、悲伤、愤懑或者懊恼。
在这样的坚持书写,逐渐打磨掉愚钝生活所磨出来的茧。
我开始仔细地去听一首歌,品味它的歌词。仔细地回忆起小区的街道,以及体会回忆所带来的温暖和愁绪。我开始留意散步时路旁不知名的花朵和草木。
我开始通过书写,去思索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去学习表达对所恨的、所爱的人那种复杂的情绪。
爱需要表达,而细致入微、与众不同的表达也很重要。愤怒或者怨恨则需要发泄,书写给了它们体面的出口。
伴随着书写的,是我不断的阅读。
我们在阅读彼此的文字时,也仿佛在经历他人的生活。我们在对别人生活、思绪和观点的张看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
某一个傍晚,我独自一人枯坐桌旁。地球另一端的亲朋好友都还在梦乡,而这里也没有能够约了一起嗨的朋友。忽然觉得茫茫宇宙、寂寞冰冷,有一天随着肉体消失、灵魂飞散,这世界也便不再有我的痕迹。
也许书写是为了排遣当下的寂寞,也许书写是为了让无意义的人生生出些许意义,也许书写是为了与无意中读到这些文字的人打一声招呼:嗨!原来我们都曾来过这里。
也或许,我们都还没有深深爱过。深深地爱这凡尘俗世,深深地爱一个人。深深地爱书写,爱到辗转反侧,不书写便寤寐思服。
最近读了村上春树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最让我惊讶的是书后所附“村上春树”年谱。
这个30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家,三十多年笔耕不辍。
毫无疑问,对书写的坚持不懈,必须依靠强大的意志力。
同时我相信,这样的坚持,一定是来自于深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