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常见修理方法
1. 堆焊修理法
堆焊修理法采用低温氩弧焊、焊条电弧焊等方法在需要的部位进行堆焊,然后再进行修正,主要用来修理局部损坏或需要补缺的地方。当采用焊条电弧焊时,应对焊接部位的周围进行整体预热(40~80℃)与局部性预热(100~200℃),以防止焊接时局部成为高温区而容易发生裂纹和变形等缺陷。此外,为了提高焊接的溶接性能在堆焊前最好再被堆焊处加工出5mm左右深的凹坑或用中心钻钻孔等,还要防止操作时火花飞溅到其他部位,尤其是型腔表面,要防止其在焊接时出现新的损伤。
2.镶件修理法
镶件修理法是利用铣床或线切割等加工将需修理的部位加工成凹坑或通孔,然后用一个镶件嵌入凹坑或通孔,达到修理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在模具修理中得到应用,更多在模设计时由于各种需要,如便于加工、降低零件成本,而广泛地采用镶件。它不像焊接那样会产生变形,但镶件拼缝会在制件上留有痕迹。此外,要进行镜面抛光或花纹加工时,虽然件与镶体的材料相同,仍容易在表面出现不同状况。
3.扩孔修理法
当各种杆的配合孔因滑动而磨损时,可扩大孔径,使之与相应大的杆径配合。
4.凿捻修理法
当模具的型面局部有浅而小的伤痕时,可以利用小锤子和錾子在离开型腔部位2~3mm处进行凿捻,使型腔表面的某一部分因变形而增高,然后通过修光达到修理的目的。
5. 增生修理法
当型腔面的局部因加工过程中失误或其他原因出现损坏时,采用焊接、镶件或凿捻修理又不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增生修理法。在离型腔部分3~5mm 处钻个孔再把销插入孔内,在加热的同时,用锤子敲击销,使其局部增生,长出足够的料,然后再进行修整,达到修理的要求。采用此法要注意增生量和敲击力不要过大,否则容易产生裂纹。插入孔内的销最后应焊牢或用螺钉固定住。
6. 电镀修理法
电镀在模具中主要用于提高表面光亮度、增加亮度及耐蚀性等要求的型腔和型芯零件上。电镀作为模具修理的一种方法,只适用于为了使整体制件壁厚适当变小的场合,这是由于型腔或型芯通过电镀以后,其表面生长一薄镀层,从而能达到减小制件壁厚的目的。
获得镀层的方法有很多,应用在模具方面主要有电镀铬和化学镀镍。
电镀铬分为取得美观和光泽的装饰铬和镀硬铬两种。装饰铬一般先在钢表面上镀铜
(层厚约20μm)、镍(层厚10μm),然后再镀铬(0.5μm左右)。镀硬铬时一般不进行底层处理,镀层厚度可达5~80μm。注射模中镀层厚度常为100~125μm,镀层的硬度可达60HRC 以上。
化学镀镍是一种不使用电,而把工件浸渍在金属溶液中进行化学镀的方法,一般镀层厦度为125μm,误差 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