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姐复盘Day83―得到.《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陆伟解读

一、创业的第一个方面:创见

创业的开始并不该只是一个简单的点子,也不是所谓的灵感或创意,而是一种深刻的“创见”。创见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因为穷而到处找机会。它应该是在把握你身边存在的真实需求基础上,一种对未来趋势的思考和预见。

【案例】

淘宝早期的小卖家既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特别优质的货源。但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年轻人的网购需求,牢牢地抓住了电商行业野蛮生长的红利。

他们不顾淘宝网界面和功能的简陋,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店面装修、图片设计、排名优化、如何提升成交率等等,跟着淘宝网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成长。很多传统的大商家反而后知后觉,错失了商机。

那些获得很大成就的人,他们总是挖空心思去钻研和挖掘趋势。他们并不靠运气,而是靠观察和思考,反复推演并找到一个自己能够参与得了的趋势。先人一步占据时机,站在风口上顺着趋势快速成长。

二、创业的第二个方面:产品

创业要从无法规模化的事情做起。创业要从解决身边真实存在的需求或问题出发,针对小部分早期客户而非大众客户,小步快跑,做出令他们尖叫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未来复制和规模化。

【案例】

外卖跑腿公司Doordash创始人Stanley还在读大学时,发现周围许多小商店的订单很多,但却没有司机,没有时间给客户送货。Stanley他们没有一上来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开发复杂的网站、算法或调度系统,他们只是简单花了一个小时去搜集学校附近的餐馆菜单,然后把它们整理到网页上,再加上服务电话。即使早期网站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但订单还是源源不断。这些验证了他们的设想。

创始人亲自参与发传单,给客户送货,做客服等等。借着送货的机会与商店老板和客户进行深入的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流程。直到后来订单实在接不过来了,才开始扩充公司的规模和开发自动化订单处理系统。

三、创业的第三个方面:团队

创业早期的公司,应该尽量保持小团队,只招最优秀的人,像天使投资人一样去找人。有足够多的例子证明人数少的小团队更可能是具备核爆炸能力的适宜规模。

【案例】

民宿共享租赁全球老大Airbnb公司,当初用了5个月,看了上千份简历,面试了几百人,才招进第一个人。公司招聘了员工,员工定义了公司,如果前面招的人对了,就会有更多像这样的人加入公司,并且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也能够带来归属感。

很多创业公司过早死掉,往往就是因为之前提到的不可规模化的事情没有做好,需求没找准。但因为拿了投资人的钱,所以只能在尚未验证的需求或模式上,依靠扩大团队规模、推广或补贴来拉升产品数据,反而加快了公司的现金消耗和死亡。如果我们放慢招聘速度,抬高招人的准入门槛,保持小团队和可控的成本,就能给公司争取更多生存和试错的时间。

像天使投资人一样找人,不一定是非牛人不招,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招募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牛人,就应该选择那些有快速成长潜力的优秀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561评论 10 377
  • 第1篇|想创业,可你真的合适吗? 什么人适合创业,和什么人不适合创业? 1、这2类人更适合创业,有你吗? 撇开能力...
    麒麟社9579阅读 7,920评论 7 83
  • 亲爱的儿子 刚才妈妈处理事情的时候有点着急,声音不由自主的又大了,你走过来站在我身后一直轻轻的拍我背,谢...
    寧曦阅读 158评论 0 0
  • 从网吧出来 广场上花炮鸣响 从新华街穿行 到文化街 灯火阑珊处 饭馆打烊 我和哥们儿 晃悠半天 索性掉头 坐在夜市...
    春风小小僧阅读 141评论 0 1
  • 看着风沙吹过你抚媚的双臂, 好想拥你一起去骑马半山, 看多了行云飞瀑, 看多了绿水汪汪, 总觉得不如你低笑的暗然,...
    坎冬阅读 223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