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后会无期》听到这么一句话:“走过很多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话题说来沉重,套用在育儿道路上,就更加深刻了,我时常很困惑,明明读了很多书,也认同很多道理,但往往在实践中败下阵来…..最近在课堂里面听到两种声音让我有所顿悟,一是树立榜样力量“不学表象,学思维”,二是“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言行本身更重要”。这让我回到之前的困惑,似乎领悟到一些些原因:
一、"为什么做"比"怎么做"来的重要
我们会学习很多育儿的方法和理念,但在“怎么做”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任何方法的背后,是我们的态度和想法,例如我们经常说要用"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同样一句话"我们要怎么办?"如果我们是指责,愤怒的态度,那会制造一种责备或敌意的氛围,如果我们用平等,好奇的态度,又会制造出一种亲近,尊重的氛围,我们常说对孩子付出的爱,不以我们付出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孩子接收到多少爱来衡量。如果我们传达的是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孩子,那么言行背后的感觉是平等、尊重、亲近,孩子自然能感受到这份随和、平等。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不至于将方法均沦为控制的工具,而是专注于解决问题。
二、言行背后的感觉比做了或说了什么更重要。
感觉和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做。例如有些控制型的父母抱怨孩子什么都不说,总是有所保留,那我们该问了,你是如何知道孩子有所保留呢?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总想去听我们想听的,而忽略了孩子想说的。然而倾听的关键就在于尊重和了解孩子,陪伴的同时不指责,不说教,给予适当的回应。我们常见的情况,是家长或老师用各种方法“制服”孩子。在制服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有的态度是“你错了!你不好!这时给到孩子的感觉,可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loser。而父母在这样的态度和感觉下,很多的言行是惩罚,控制,说教,指责, 想要让孩子尝到苦头,以此控制孩子的行为。父母的本意可能是希望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却招致孩子的反叛,或者顺从,不敢尝试。自尊也可能受到伤害。而谈到自尊,也有很多父母想让孩子觉得有价值感。他们给予的态度是“我为你感到骄傲,你真令我高兴”等等。父母这时的语言和行动会有很多奖励和表扬,然而我们要小心的是孩子可能会成为寻求认可的上瘾者。他们会依赖别人的评价来获取价值感。
三、家长改变,孩子改变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是父母自身的问题,在育儿过程中,行大于言。如果父母真正做到和善而坚定,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有边界的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很多不当行为就会减少。例如父母的情绪犹如海面,孩子就像是行驶在海面上的船,他能时刻感受到海面微小的波动。因此父母言行背后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行为方向。
时常听到一句话,关系大于教育,父母的态度及孩子接收到爱的信号,也许不需要太多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很多亲子路上的教育问题,但愿我们可以如孩子所是,而非我们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