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再创作,聆听是再创作,解读也是再创作。大凡人的认识,都属再创作的范畴,A说不出B的本意!A只能说出A对“B的本意”的认知,或者叫A所认为的“B的本意”!所以解读经典也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而又不失各见庐山真面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孔子当年的教学内容叫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多是技术活,所以学了以后需要反复练习,直到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才叫学有所成。我们从未看到论语里有孔子拿着教材或讲义给学生们讲题的记载!估计他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所谓“课本”。只是现代人总爱以自己生活的时代概念去下意识古人的生活内涵。那时教学的很多科目,更类似于木工师傅带徒弟,或是瓦工师傅带徒弟,或是驾校学开车,哪有那么多练习册辅导书啊?不过孔老夫子会的技术多一些罢了,不仅驾车射箭技术高超,吹拉弹唱,迎来送往也无一不通,是个全才!尤其是丧葬程序,非常在行!只有技术活,学了之后才有必要不断地练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过程中也才会有乐趣。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说的是学了技能要不断练习直到熟练运用。这个过程是喜悦的,而且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翻译:学习了技术,并且经常不断地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能够得心应手的应用了,这过程不也是令人喜悦的么?即便没有机会应用,但有同好不辞舟车劳顿,前来探望,抑或交流切磋技艺,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么?再者,即便没人认可,甚至有种种误解,但自己并不为此而感到愤懑,怨天尤人,不也是君子的境界嘛?
2,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严格意义上的封建时代,是个讲血统的时代。分封制与宗法制构成了当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社会结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大部分,而贵族又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四个阶层。诸侯、大夫(卿)都有君、臣两个身份。这与秦汉以后的“君”的概念是有区别的。而士却是个很牛的阶层,有点儿光脚不怕穿鞋滴的味道,虽然是臣,虽然没有不动产,但可以自由选择老板(君主)打工,选择的老板(君主)层级不一样,就出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称谓。能够在家、国、天下三级政团中充分自由游走的就是“士”这个阶层了,“士”阶层的出现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必然产物。正是“士”阶层的出现,才使得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以前没有过,将来也基本不可能出现了。惟其如此,那段历史,成为中华文化史的绝唱,无法复制的辉煌!孔夫子的学生多是士阶层子弟,是要通过修身,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的一群人。所以,学有所成且能被君上认可,得以施展所学是士阶层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翻译:学会了技能,有机会(得到君上的认可)得以运用,不是件令人愉悦的事么?即便没有被君上认可,但有新友旧谊或新学後生不畏关山阻隔,前来论道畅怀,不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么?再或者有人不理解我的学养技能的价值,但我也并不因此而怨怒,这不也是君子的胸怀么?!
3,“学”者,觉也。觉有“本觉”有“始觉”。本觉是人人本来就俱足的觉性,但由于错误知见及错误知见主导的习惯使得本有觉性不能彰显;始觉是开始觉悟,是以恢复本觉为终极目标的开始觉悟,“学”即是始觉之智。本觉人人俱足,始觉则千差万别,迟速不同。觉悟的过程就是以始觉之智合于本觉之体的过程,而“习”便是这过程的关键锁钥。《大学》有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以“觉”相当于“致知”,“习”相当于“格物”。始觉在“习”,“时习”则能达本觉。达本觉即是知之至(或者说,从要开始学到学成是通过“时习”来实现的)!觉而习,习而觉,觉觉习习,习习觉觉,终合于本觉。“时习”即是时时习,无时不习。也即是时时觉,无时不觉。觉怎么会不喜悦呢!“觉(学)”、“习”、“悦”三者相依相缘而共存。之所以“有朋之远方来来”是“觉(学)、习、悦”感召而然,来者也同样有此“觉(学)、习、悦”,自然会与之同乐。至于遇人不知,亦能不愠,“觉”使之然也。倘因人不知而生愠,还算什么“觉(学)”呢?因为无时不觉,所以“悦”也是一贯的,无中断的。这样“人不知而不愠”的“学”才是夫子之学(觉),君子之学(觉)!所谓“不亦君子乎?”是说君子之德多多,“人不知而不愠”也是君子之德。故说“不亦君子乎?”。
翻译:一念始觉,便绵密保任,时时、处处、念念不离于觉,觉之又觉,终至于大觉。念念不离于觉,则念念法喜充满,身心涌悦!因于此觉,感通天地,遂有同好不辞遥遐,来与相会,切磋琢磨,自然同欣共乐;即便遭遇不知,也是反躬自省,但责己德之不诚,不问天报之祸福。这不也是君子之德嘛!
当然还可有其他解读,比方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知”,也可解读为“智”的通假!那就成了“别人没有智慧,我也并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美德么?”。那么现实中有因为别人没有智慧而生气的事么?还真的就有,尤其是对一个老师来说,经常因为学生们没有智慧听不懂而生气!即便是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因为别人没有智慧而和你发生分歧的事,你能明白他是因为没有智慧而和你分歧,就不生气的话,这不也是君子的一种美德么?有句俗语为这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脚:“君子不跟牛治气”。这里的“牛”应该是指像犟牛一样没有智慧的人!也就是说,作为君子是不跟像犟牛一样没有智慧的人生气的。“人不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君子不跟牛治气”何其相似乃尔啊!……那么哪种解读是夫子本意呢?不可考,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必要去考!若真要较个真儿的话,还真就未必考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后人的解读,只要能做到从当时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说者的三观、语言表达本身的内在逻辑规律等等诸多方面尽量推得转,也就算是比较靠谱的解读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此,经典解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