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语文双基训练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再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四个核心素养。从二维到三维再到四维,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不断丰富,逐步完善。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老师不清楚核心素养是什么,更不清楚这个核心素养与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新名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大而空的新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毕业年级教师关注的是教辅书、高考题、模拟题等,非毕业年级关注的是教材中一篇一篇的课文。很少有人去关注考题的目的和教材选文的目的。 其实核心素养是一个大目标,教材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工具,高考是对目标是否实现的一种检验。所以核心素养才是所有语文教学活动的灵魂。 而我们实际教学中只注重教材和试题,有的甚至教材也不要了,只注重高考只注重做题。因为高考是指挥棒,高考和升学率和名利挂钩。再者高考题摸得着看得见,好下手,易操作。所以就会出现专家大呼核心素养,教师只管做题训练。 我并不反对做题,但是题永远也做不完,新题型也在不断地出现。例如2018年高考题将语病、成语、衔接等内容融进一个阅读语段中进行考查。我觉得这个题出得很不容易,要找一个可以设置三个题的语段不容易。可是不久之后大量的新型模拟题出现,不要说一个语段,找十个,一百个都不难。从这一点上看,教辅资料的编订者永远比我们更用心更努力。 我们只是把考题当考题在研究,我们始终是在追着考题跑。我们始终没有弄清楚考题背后的用意。所以有时会出现高三一年都是按照上一年的高考题型备考,学生面对当年的高考卷时却出现了自己无从应对的新题型。 我们只是把教材当作课堂的主要内容在用,可是我们没有弄清楚教材真正编写的意图,换句话说,我们不清楚这一节课我们到底要交给学生什么,我们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