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计划是必要的,但“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可行
“成功”是“获得预期的结果”。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形成计划。所有最终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目标可行。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坚持到底不见得会成功。
(靠迎合人性——说让别人高兴的话,也是“善意的安慰”,可以谋生的。老话就有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说法。销售就是以人性的洞察和分类为基础。依赖人的弱点和劣根性设计的职业很多,福建莆田的小广告、校园里的裸照信贷、街头的保险和理财销售……当然,他们会说这是满足社会需求,但这个本质就是虚伪的欺骗,当然,没基本心智、认为凡事都有侥幸和捷径的人也活该受骗。)
多数人所要做的都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表面上看比较简单:
1.已经有人做到了。
2.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也许还要问更多,才能够确定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更常面临的尴尬是:如果不开始行动,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往往只有行动之后才能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不现实、不可行,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的理智。
长期计划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
早先几乎没办法不随波逐流。“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无力完成。于是再次平静接受自己天分平平这一事实。一口气把计划期限缩到一星期。发现: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可以出色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季度计划!30岁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直到今天,我也依然以一年作为计划制定的最长期限。
在目标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
我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没有人能给我做职业规划。调查发现,在35岁时仍然在做自己18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做长期计划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拥有它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一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将来充满迷惑,然而,充满迷惑并不意味着不知所措。雾里看花都看不清楚,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看到那些“花”,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有时没必要做计划: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人一过30岁,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是空谈。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想要改变或者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多都是试错(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列表
列表(List)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Task List)、待处理列表(To-do List)、核对列表(Checklist)等。尽管仔细地分辨这些概念没有多大意义,但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长期使用列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分享。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纸和笔很难被完全替代。除了它们,很难再找到可以用来随手写写画画的工具了。很多时候,画比写重要,哪怕可能仅仅是画一个圈或者几个箭头而已。
现在有了OneNote、EverNote这样的全平台笔记应用,以及Siri、讯飞这样的语音识别应用,随身携带和快速输入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它们仍然不能完全替代纸和笔,毕竟纸和笔出错的可能性比电子产品小得多。就算将来电子产品的软硬件素质有了相当的提升,从墨菲定律的角度考虑,它们也一定会出问题。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的读者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列表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够了。用最简便的方式制作列表才最合理:大量的缩写、箭头、线条以及各种各样的符号和圈圈框框……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列表不用规矩。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专家讲解任务的重要和紧急与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分配任务的优先级。道理是很清楚的:先做既重要又紧急的;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当然不用理会;紧急却不重要的,亦可不必理会;可若是重要却不紧急的,反倒得优先处理……然而,大多数人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弄不清楚道理,而是无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紧急,标准却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紧急。
尝试把所有觉得紧急的事情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现实会让我们明白,那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紧急。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增。每次完成列表中的一个小项目,我们就会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展望未来,然后就有了新鲜的主意,甚至觉得自己太有才了!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所以,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如果你又有了新鲜的主意,如法炮制即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了,这些源于自己的新鲜主意,求之无计,做之欢喜。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预期一般完成。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完成连续任务的时候,如果遗漏了某个方面,后续任务的执行就很有可能会因此中断,继而退回上一个当时以为完成、现在却必须补充的环节——这种错误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时间浪费。有时检查列表不一定要写下来,因为如果项目不超过7个,检查完全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很多项目已经非常熟悉,故而对应的核对列表你早已深谙于心。
任务的项目相对复杂时,为了万无一失,需要提前制作一个可以勾画的核对列表逐一核对。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
我从来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但是,如果中途改变过方向,更极端的——经常改变方向,就怎样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可能返回起点。
流程
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
拿拨打工作电话做为例子——“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连打电话都不会?!”——其实,有心人打工作电话是有很多技巧的。
场景一
一个良好习惯是在电话簿中加上备注,记清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另一个建议,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时,先发一条短信过去:“请问您方便接电话吗?我是×××,有关于×××的事情找您。”在手机里做一条这样的短信模板以备用。
场景二
抓起电话就拨!准备好要说什么了吗?
应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好习惯是在电话旁边摆上一个便笺簿和至少一支笔,以便在打电话前罗列通话要点。通话时,每当说完其中一个要点,就在对应位置做个标记。这样可以确保通话逻辑清晰,也可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另外,这个便笺簿也可以用于记录通话过程中对方所提供的信息。记笔记很有必要。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同样很有必要随身携带纸和笔。把电话、纸、笔一起放在随身的一个特别的地方。
场景三
电话没有通,用手机发个短信,简要说明一下事由。尤其是当你用公司的分机电话拨出去却没找到人的时候,对方回拨时只能找到总机。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想办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的实例。
场景四
打电话时最莫名其妙的开场白就是:“是我……”。更有甚者,有些人自以为是到连这两个字都不说。私人电话也就算了,工作电话切勿如此。另外,给联系不很频繁的工作伙伴发短信的时候,在末尾加上自己的姓名。
场景五
在电话中交代复杂的信息经常出错。所以,有经验的人会这样:“……您不用记的,我只是先告诉您。随后我会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给您发个备忘……”
另外,手机丢失是很常见的。要养成定期备份电话簿的习惯。挑选一款能够与计算机方便连接的手机很重要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
预演
学编程时用的计算机要小心翼翼地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还要反复审核是否有输入错误,然后才敢运行它。这种工作模式成了我一生的习惯,也因此受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如果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就只好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任务越重要,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年科同志”后来回忆里说,当时他之所以能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在他脑子里这个动作已经提前演练过不知道多少次,而他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种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他说,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而他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
验收
半途而废的原因在于从未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这种训练,可笑的是这种训练从未达成设计目标并且最终的结果总是相反——这种训练就是“考试”。
学校对学生学习任务的执行效果不仅有确定的验收机制——考试,还将其细分为很多类别——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这本是成功完成任务所必须的,由于种种原因,长达十数年的“正规教育体系”竟然几乎使每一个经历过的人讨厌考试。
只要是考试,只有少数人获得优异(如果考试题目设计得确实合理的话),这种结果只能说明大多数人之前做得不够好。可是,谁愿意承认这样一个结论呢?
考试讨厌的另外一个原因:考试不仅验收,还常被当作选拔机制。问题来了:总有人作弊,总有人在结果出来后暗箱操作。考得不好必然失去机会;考得好也不见得获得机会,因为考试成绩往往并非唯一的考量因素(很多时候确实如此)。
更难的是,某一考试究竟是验收还是选拔,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为选拔是那么重要——无论对选拔者还是对被选拔者——所以最终整个教育体制都本末倒置地变成了“应试教育”……
种种弊端使人们憎恨考试——尽管人们从来离不开考试也不曾离开考试。事实上,整个人生都是一场考试。然而,对考试的这些纠结,导致很多人在学校之外绝不肯自己考自己。
电子游戏(同样是一种“考试”)的设计者却身谙个中之道。他们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不仅有正面的还有负面的,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游戏者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乐不思蜀。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玩某个游戏上瘾了——明知道它占用了很多时间却忍不住……
验收机制相当重要。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认真审视,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清楚:“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更容易一些,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起码有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下一个就没法开始……”
完全没有标准显然是愚蠢的。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做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
从更高层面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因为遗忘,再做一遍关于“计划”的笔记,时隔一个月,好多内容要再度学习。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可行
“成功”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形成计划。所有最终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目标可行。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真的吗?
另一个事实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大多数人所要做的几乎都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1.已经有人做到了。 2.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但是,要搞清楚: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通过什么方式?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也许还要问更多,才能够确定目标是可行的。
目标是不是可行,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判断。在行动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不现实、不可行,那么“半途而废”并不意味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的理智。
长期计划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过于长远。
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以自身的情况分析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斯坦福大学约翰•克拉姆博兹教授在他的《运气并非偶然》一书里说:“我的一生以及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而他的调查发现,在35岁时仍然在做自己18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没有任何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只做一件事——坚持。
人一过30岁,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失败,怕什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多都是试错(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列表
列表(List)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Task List)、待处理列表(To-do List)、核对列表(Checklist)等。尽管我个人觉得那么仔细地分辨这些概念没有多大意义,但我确实认为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列表、运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列表没必要工整,一定要随手可及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大多数人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弄不清楚道理,而是无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标准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紧急。事实上,真正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出现在故事里。
尝试把所有觉得紧急的事情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现实会让我们明白,那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紧急。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增。每次完成列表中的一个小项目,我们就会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展望未来,然后就有了新鲜的主意,甚至觉得自己太有才了!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
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
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了,这些源于自己的新鲜主意,求之无计,做之欢喜。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时,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预期一般完成。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完成连续任务的时候,如果遗漏了某个方面,后续任务的执行就很有可能会因此中断,继而退回上一个当时以为完成、现在却必须补充的环节——这种错误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时间浪费。有时检查列表不一定要写下来,因为如果项目不超过7个,检查完全可以在大脑中进行。任务的项目相对复杂时,需要提前制作一个可以勾画的核对列表,逐一核对。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大家都会不停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
我从来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但是,如果中途改变过方向,更极端的——经常改变方向,就怎样都无法到达终点,甚至可能返回起点。
预演(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编程时用的计算机要小心翼翼地将程序输入,还要反复审核是否有输入错误,然后才敢运行它。这种工作模式成了一生的习惯,也因此受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有些时候,如果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就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才能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
验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