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这是一本新书,去年十月份刚出版的书。
早在朗读者节目中,看到过樊锦诗,却不料如今居然有书出来,对敦煌莫高窟的印象,又增加了几分。
在年少时,在敦煌待过一些日子,对莫高窟的认识不仅仅是局限在书本上了,而是在实地有过最为近距离的接触。
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这种人文性的文化,因为早年读书,心里有着极大的向往,每每遇到,就觉得颇为神圣。
捧读这本书,总是在静夜,为樊锦诗老师的气质和情怀打动,往往不能自已。
2
樊锦诗老师,是莫高窟发生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敦煌6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才成了这本书。
樊锦诗老师,因为年纪大了,不便于书写,所以这本书其实是樊老师口述,顾春芳老师整理撰写而成。
樊锦诗老师是南方人,却在我国的西北奋斗了一辈子,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中,称赞她——用数10年的守望告诉世界,她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敦煌。
在“朗读者”节目当中称赞她——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50年。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人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
3
这本书,除了自序和后记之外,有13章的内容。
因为这本书是口述,通读下来,感觉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令人舒服极了!
这本书既是樊锦诗老师的自传,但是又不像她的自传。
在这本书里有60%是关于敦煌的一切,有20%是关于敦煌的其他人,最后的20%才是樊锦诗自己。
看过许多的传记,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一阵又一阵的疼痛。
敦煌,在樊锦诗老师的叙述中,我感觉到,它就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封建时代文物被窃取,被破坏的惨状,唯经济论带来的伤害,一切的一切都映在这片沙漠的重心里。
许多地方的叙述,在阅读中,能感受到樊锦诗老师是很克制的,克制她的愤怒——父亲的非正常死亡,恩师挚友的妻离子散,一个地域研究滞后10年的荒废……
这些情感都被拉长,听起来云淡风轻,就像是随着时间,这些情感放在大漠的中心,而变得苍白了,简单了,不值一提了。
4
樊锦诗老师说:考古和文物抢救,都是真切用时间堆出来的工作。
想想看,敦煌莫高窟有多少年了?
在岁月的洗礼当中,它们被风化了,被盐碱化了,被脱落了,要怎么样才能补救?怎么样才能填充?
从樊锦诗老师的生命当中,这些工作,是需要耗费数年,数十年的重复性叠加才能完成的。
想起来看过的一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他们都是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守护自己最珍爱的事物。
文物的保护之路,如此艰难,但幸好有他们在。
读着这本书,总是一再地想象着樊锦诗老师和她的丈夫一起,奔波在敦煌的路上,风沙,尘土,遮盖了他们从年轻到苍老的生命,从挺直到弯曲的脊背,他们的一生,为了敦煌,为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世界的非物质文化而存在!
5
在这本书当中,总有许多句子能够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情怀。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的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
正是这种根本性的力量,才让范锦诗老师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
她简单地相信,傻傻地坚持,因为她相信此生命定,自己就是那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顾春芳老师在书中说:“我突然明白了樊锦诗愿意一辈子留在敦煌的原因了,尘世间人们苦苦追求心灵的安顿,在这里无需寻找,只要九层楼的铃铎想响起,世界就安静了,时间就静止了,永恒就在此刻。”
樊锦诗,一个坚强的女人。
她无法尽到一个做母亲做妻子的责任,但是她尽到了做敦煌儿女的责任。
樊锦诗先生说:“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一句:我为敦煌尽力了。”
是的,樊锦诗的一生,献给了敦煌,献给了莫高窟,她用她的一生,向我们证明了活着的意义,活着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