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有很多小伙伴问我,你是如何那么快得写出一篇文字稿?
如果你试过在地铁上手机码字坐过站,晨起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码字,晚上再困再累都要码字,那么重复自虐N多回之后,你也可以。
虐是第一生产力。
我不是一个擅长文字的人。从小学语文老师,让我写《削苹果》便可窥的端倪,“我削着削着断了,我削着削着又断了…”二十五个字就交了作业。
当第二天老师怒气冲冲地问我,我忐忑不安地答了一句,“我家没有苹果。”以现在的眼光看,倒也是个神逻辑。
之后为了锻炼我的作文,我的父亲拿着拖鞋、戒尺、以及无数次的咆哮,让我抄遍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只有高三是例外)他告诉我,只有你考上大学,你才能停止抄书。
我简直恨透了。别的孩子在小花园踢球,我可能在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别的孩子在打电动,我可能在抄《爱莲说》,别的孩子在青春萌动,我在和鲁迅死磕。
时间的红利,让我从高中开始,终于成为了班中所谓的“才女”,也只不过是作文能拿高分,并不见得有真情实感。
当我的同学们讶叹于所谓的文采,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曾在小学两年级,被罚抄课文到深夜两点,彼时我因为瞌睡,被罚站在厨房写课文。我数度为了这恨极了的抄书,想着要离家出走。
当你有了一些小成,你就容易爱上它,写作也是。
大学时代的我,已经成为了我人们口中的文艺青年。看读点诗词、看看小说,已经习惯从书籍中积累文辞。投稿过,也赚过稿费,也办过刊物……这四年,是真的为自己写作的四年。
提起笔,记录难忘的人和事,或,抄写优美的文辞……我本以为我会一直憎恶抄写这个动作。
后来,在我找工作、进入体制内,我都是凭借着曾深恶痛绝地“写作文”。但我依旧很害怕写,怕写不好,怕挨骂,怕很多事。
直到2014年,我被借到上级部门挂职。带我的一个姐姐手速极快,上午领导要一篇稿子,下午就能乒乒乓乓用键盘敲出来。然后,她要求我写简单的汇报稿。
尽管我每天都为额外的写稿而担惊受怕,除了写稿,我还要负责简报,一阵子的兵荒马乱之后,等我再回到本单位,我已经成了那个叫别人羡慕和称赞的快手党了。
我不知道我是何时改变的,但我知道,沉浸在舒适区,永远不会进步。
今年的4月13日是个好日子,我在简书开始日更。起初的21天简直难熬透了,好在慢慢训练营同学的帮助下,撑过了21、42,乃至更长的天数。
码字,成为与吃饭喝水洗澡睡觉一样的事,没有做就各种负罪感。
今晚,我和一个培训师聊了很久。她很苦恼于自己的境况,她很认真,可偏偏那些不认真的,反而上课多,也赚得多。
于是我把我在简书习得的经验分享给她,走得快,却不一定走得远。
若成功必得洋洋得意,还会有耐心自我反省么?不会,早就开始自大了;反而是越这么挫越勇的,将来会有更大的空间。
怕什么失败?被虐才是成功的最大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