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一个素质——
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
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发现事物的“核心矛盾”。
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其实都可以看成是
针对某个“矛盾”的解决方案。
这个矛盾是什么?
就是一个大问题里,还包含着问题1、问题2、问题3……等自相矛盾的小问题。
比如,怎么在海上前行?
这是一个问题。
答案是,造船。
这里面有没有矛盾?
有!
一艘船,怎样才能开得又快又稳?
你看,矛盾出现了吧!
船要稳,就必须大。但船大了,就势必增加阻力,就开不快。
稳定性和开得快,就是一组矛盾。
比如,如何高效地完成一个项目?
这是一个问题。
答案是,组建团队。
这里面有没有矛盾?
有!
增加人手是为了提高效率,但人多了,沟通成本也会增加,又会降低效率。
你看,增加人手和减少沟通成本,这也是一组矛盾。
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
高手能把一个复杂问题,还原到它最核心的矛盾层面。
比如,让你学习老干妈辣酱,你会怎么学?
很多人肯定会说,当然是学她的配方了!
但是人家的配方,不都写在包装上了吗?
为什么没有人复制出第二个老干妈?
所以,老干妈的核心竞争力一定不是配方!
那会不会是工艺呢?
工厂有那么多生产工人,为什么它的工艺从来没被泄露呢?
你看,分解到这一步,你会发现,原来老干妈最厉害的,不是配方,也不是工艺,而是怎么在几十年时间里,在配方不变,工艺不变,大量工人接触的前提下,能保证这套制作工艺不外泄。
对,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成功故事,可就是无法复制?
其实是你根本没找对别人成功的真正“秘密”。
而要想找到这个秘密,你必须先找到别人解决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找到了“核心矛盾”,你就成功了一半!
对,找到“核心矛盾”就是“洞察力”。
那怎样锻炼自己的洞察力,让自己快速发现事物中隐藏的“核心矛盾”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
把一个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当做一个全新的东西。
熟悉的东西,会让我们视而不见。
福尔摩斯曾问华生,你每天走的楼梯,有几级台阶?华生答不出,但福尔摩斯可以。
为什么?
因为华生是“看”,而福尔摩斯是“洞察”。
视而不见,常常不是你对它太陌生,而是因为太熟悉,以至于你不会去特别关注。
那怎么改变这种“视而不见”呢?
首先,你要激发自己的好奇心。
怎么激发?
就是把它当成一个陌生的东西。
比如,胶水当然是粘性越大越好。
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一个人偏偏研发了一种粘性很弱的胶水。
因为他发现,粘性很弱的胶水,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反复粘贴,而且不会造成破坏。
于是,便利贴被发明出来。
一旦把一个东西,从它原有的功能里,剥离出来,往往就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所以,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是锻炼洞察力的好方法。
还有一个磨炼洞察力的方法叫——
拆分那些看似不可拆分的东西。
比如,炸鱼块这件事。
一块鱼就是一块鱼,好像已经无法分解了。
但是在米其林大厨眼里,鱼块是由鱼肉和鱼皮组成。
鱼皮炸的时间长,吃起来更酥脆。但等鱼皮炸好了,鱼肉就炸老了,怎么办?
大厨的方法是,给鱼块裹上面糊,面糊能阻挡油温。鱼皮的一面,少裹一点,鱼肉的一面,多裹一点。这样在炸的时候,鱼肉和鱼皮,就能在同一时间,达到最佳口感。
所以,学会拆分那些,看似已不可拆分的东西,是锻炼洞察力的绝佳练习。
推荐图书:《精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