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抗疫日记 宅家写了一天字【严建设】
2022年6月17日星期五。晴。
今天西安临时社会面管控解禁第58天。自封控以来,今天西安是第174天了。今日照例西安恢复如初,照例新增本土0例、新增无症状0例、现有确诊0例。还是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大家自由来往。#西安疫情日记#
西安今日酷暑高温,突破40℃!西安发布今年第二个高温红色预警,阎良最高温达到42.9℃、西安城区内六村堡最高温42.3℃。今天西安截止14:00,部分高温区地表温度已超过60度,西安泾河站地表温度最高达到罕见的74.1度。今天照例万里无云、也没风。
74.1度,我奔七的人了,闻所未闻。童年时有形容地表像个鏊子、地表温度高的童谣:地下一坐,沟子烙馍。
小区门外的摊贩们谋生不易,骄阳似火,还照例冒着室外酷暑高温在坚守,不干活一家人就没饭吃。现在城管也来的少了。跟着老妻跑了趟门口的超市,顺手拍了几张今日菜价。西瓜价格大致在1.5元/斤左右。
早课写了张上善若水。
早上热得很,一看家里温度计超过30度了,则与老妻相商,原预备找个凉快的山洞、水边一游,或去游泳也成。想来想去也没个主意,午饭后照例追剧《红旗渠》,看了3集后困意袭来,不觉睡了一觉。
今下午我没随老妻去遛弯。
今日呆在家中,随意写了几幅古诗词书法,其中有大八尺的。也算不虚度。多年来,撰文、拍摄、写字、阅读、锻炼以及网游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下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前文曾叙,此首词作凡137字,是辛稼轩的巅峰之作,无出其右。30多年前女儿3岁时,我曾教她背诵过。曾在1984年西安市解放商场元宵节职工联欢晚会上当众背诵,毫不怯场。
如今矛盾得很,一般的纸张,写不出濡染效果,好的纸张又贵得很,用不起。比如有的手工宣纸,索价200元/张。万一写坏一张,200元就不见了。而作为书家,心无旁骛一气呵成还成,稍有人打岔,漏字掉字也不鲜见,记忆误差了偶然还会有别字。一张纸就废了。非常可惜。
当然书法作品可以涂抹,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有涂抹痕迹。《兰亭序》涂抹之处高达六七处之多。有些涂抹还刻在石碑上。
兰亭序《兰亭序》这幅行书作品飘逸潇洒、字字精妙,整体布局错落有致、行笔流畅至极,通篇刚柔并济,章法严谨自然,尽管这幅作品中有多处涂改、修正的痕迹,但仍然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尽管有些败笔、破笔。不得不服。
多年前,应该是猴年,蒙陕北网友厚爱,曾撰写《严建设书法赋》,心下感戴,兹录如下:
先生多才,率性净直。平易温婉,德艺双馨。幼喜文辞,幸结墨缘。博览群贴,采千古之遗韵;精于草书,熔百家于一炉。侃侃而谈,丽辞发乎心间;涛涛翰墨,大雅留于纸上。
神来之笔,绘世间之万象;睿智之心,谱神州之华章。汪洋恣肆,心慕王谢飘逸;超然豪放,神追旭素狂达。神秀独艳,几根毫须幻无穷雅趣;笔力扛鼎,一方砚田载万象图腾。
先生书法,尤如其人。素雅傲骨,彰显个性。勤溉砚田,日铺纸宣。凝神聚志,气韵生动。心散手敏,笔走龙蛇。随心运笔,无章可寻;气势畅达,放任不羁。笑吟长河,舞步于峰巅;痴狂无忌,悠情于九天。钩呈波形,笔带横势。轻重并举,虚实阴阳;浓淡兼施,相济柔刚。粗犷不失优雅,浑厚不缺媚容。动若江河之奔放,静似磐石之稳健。集精气神韵于流转顿挫之间,形态多姿;溢德性情品于翰墨润香之外,质感尤丰。文以载道,艺以师承。书法万象,生动奇妙。学古而不缚于古,创新而不离于典。若不仰古,如田无壤;若不创新,步之后尘。
先生书法,独达性情。整密瘦健,爽丽精能;雄快峻劲,意趣横生。绵丽千姿,褒于疏放妍妙;游丝百态,贬于拘谨拙陋。目空四海,溢霸主之雄风;神游八极,察淑女之幽情。韵高千古,翰逸神飞。飘风忽举,若飞仙之忘形;秀驱潇然,似芙蓉之俏灵。嗟夫!书本天地,漾溢骨韵。融古开今,韵引风潮。外师造化,恪守兴静悟恒;内溯心源,方能笔定有神。
五一佳节,黄道吉日。严门盛宴,喜嫁爱女。宾客云集,天降祥瑞。赋言书庆,岁在丙申。——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