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期
1、少接触电子产品,多与人交流
研究表明,儿童的语言只能在使用中发展;也就是说,仅仅听别人讲话,只是接触语言,而不参与交流,儿童是无法学好语言的。所以,看电视基本上不能提高语言能力,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哪怕看再多的电视节目,没有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使用,依然没办法发展语言。
3岁左右的儿童每天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得超过一刻钟。所以,多带孩子参与主动交流,尤其是让孩子与年龄更大的同伴交流,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2、阅读能力尽早培养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选择,另一个是如何进行。
选择合适的书籍。这个时候最好的阅读材料,不是《唐诗三百首》,也不是《童话大全》《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而是各类绘本。
建议给孩子选择温暖的、柔情的、童真的、有情节性的内容,比如“儿童情商绘本系列”“青蛙弗洛格系列”等,都是很不错的绘本。
进行阅读训练。最好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是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家长照着文字读,孩子听故事、看书。
3、有意识地进行语言沟通训练
以下4个方面是语言交流的基本规则。
第一,轮流说。听者和说者的角色不断变化。轮流,是达成有效沟通最基本的特点。不可插话,不可打断对方的话,同时自己也要有所表达。在训练的时候,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宝贝,请听我说完”或者“宝贝,现在轮到你说了”。
第二,倾听。要求孩子认真听别人的话,如果没听清楚,可以请对方重复一遍。倾听,不是要服从对方的话,而是要求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学会专注,理解对方想说什么。
第三,清晰。语音清楚,表达明确。如果孩子一开始做不到,家长只需要陪着他们交流,同时慢慢示范表达,让孩子把讲话的速度放慢,慢下来,清晰度就能提高。
第四,有条理。要让孩子能表达流畅、逻辑清晰,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简单好玩的字词训练,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是/不是”游戏,让儿童通过理解“是”与“不是”理解分类概念。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孩子发展分类思维,明白任何事物都会归入某一类,比如他是人,不是小猫;这个玩具是小花的,不是他的。
总结
我们该如何训练3~6岁孩子的语言能力呢?多和孩子交流对话,鼓励他们相互沟通,多进行亲子阅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阅读和交流技巧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家长明确耐心地引导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