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五液,也就是人的泪、汗、涎、涕、唾五种液体,分别对应人的五个脏器。
《素问》中有解释: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肝脏!
古人曾讲:肝,为万病之贼!意思是说,肝脏,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原因所在;
一旦肝脏出现了问题,那么,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会随之下降,代谢也会出现异常。
肝脏不好,身体三处有变化
肝不好,表现在脸上:
1、面瘦且黑
研究表明,有30%以上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人,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要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俗称的,肝病面容。
这是因为,肝脏细胞受到损坏,铁质就会从肝脏流到血管当中,造成脸色发黑,同时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增多所致。
2、面有“肝斑”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一旦肝脏受损,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出现气血不足、血脉堵塞等问题,面部就会发暗,甚至发黑。
长此以往,体内毒素会沉积在脸部,形成黄褐斑,又被称为“肝斑”。
肝不好,表现在手上:
1、掌心发红
如果手掌的大小鱼际,出现朱砂红之色,或是红色斑点、斑块,施压后变成苍白色。
那么,就要注意肝脏是否发生病变了,很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要来了。
另外,随着肝功能好转,这种掌心发红的现象,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2、指甲纹路
中医讲,肝主藏血。
肝好,得血样,手的指甲就饱满光滑。
然后,如果指甲有深浅宽窄不一的褐色纹路,那么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这是因为,指甲的褐色纹路,是肝失疏泄的表现。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血不能养爪。
肝不好,表现在脚上:
1、脚底蜡黄
中医认为,正常人们的脚底颜色略显红色。
除了一些角质层较厚的人,会出现脚底发黄的情况外。如果脚底开始变得蜡黄,则很有可能与肝脏有关系!
这是因为,当肝细胞破坏,血液中的胆红素便不能正常排除,逆流至血液中,呈现出脚底发黄的现象。
2、脚底纹路多
肝脏每天会分解血液中的毒素或代谢产物,当肝脏变差甚至受损时,其解毒能力也会有所下降,血液健康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此时,脚底的纹路,便会明显增多,需要额外注意!
养护肝脏健康,谨记:喝二茶,少二物,按二处!
【喝二茶】
1、黄花苗根红茶
黄花苗,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中医认为,黄花苗,入肝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花苗根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经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损,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2、红枣菊花茶
《本经》中亦记载,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因此中医常以红枣制成“养肝汤”。
菊花,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
此为,还有去毒的作用,对体内积存的有害性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都有抵抗、排除的疗效。
【少二物】
1、腌物
酸菜、咸菜、咸鱼等腌菜爽口开胃,很多人都喜欢。
但是,腌菜中含有较多量的亚硝胺,实验证明与肝癌的发生有关,最好不吃或少吃。
并且要记住,一定要腌透之后才能吃。
2、霉物
其多含有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质,该毒素能诱发人、猴、鼠、禽类发生肝癌,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为24周。
预防污染食物,应注意:
①家中藏有花生、玉米、薯类等,一定要晒干晒透;如发生霉变,应立即丢弃,人畜皆不能食用;
②家中储有花生油、大豆油及棉籽油等,均不宜久存;如发现有哈喇味,应立即丢弃,不再食用。
【按二处】
1、按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经常按揉,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并且,有助于缓解情绪,消除肝脏郁结,疏通经络,疏肝理气,减少肝脏压力,促进肝脏的自我修复。
位置: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2、按肝俞穴
肝,肝脏也。俞,输也。
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常按此穴,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等功效。
位置: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