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德”的实质是利他,有“德”不一定能获取和持续保有权力,但没有“德”一定是不能获取权力和持续保有权力的。如何做才能一直在权力的游戏中获胜呢?权谋的核心是什么?
要想在权力游戏中获胜,方法就是通过“德”团结大多数人,去斗一小部分人。但权谋的核心既不是“德”也不是“利”,具体是什么,咱们先从权谋的角度来分析智伯无德而亡这件事,然后再聊权谋的核心。
智伯无德而亡这件事发生时,晋国内只有智、韩、赵、魏四家把持着晋国军政大权。其实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是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范、中行氏被智、韩、赵、魏灭掉,才形成了四家的局面。
智、韩、赵、魏四个家族虽然都有势力,但并不均势,智家的势力大于其他三家。前面有范、中行氏的教训,四家中每个家族都知道其余三家都有吞并自己的心思,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安全,甚至吞并别人呢?
很简单,抱大腿。只要能和最强的一家结成同盟,自己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此时的局面智家占有主动权,他是四家中最强的,他和谁结盟,谁就安全。这也就是为什么韩家族长和总管被戏弄、侮辱而委屈求全,智家粗暴地给韩、魏两家索要土地和人口,都痛快答应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韩、赵、魏不一开始就联合起来灭掉智家呢?毕竟智家势力大,家业也大,把最有威胁的给灭掉了,不但能增加自身安全,还能带来很大的收益。因为韩、赵、魏缺乏信任,他们自身不但害怕智家,也害怕其他两家。试想一下,如何他们联合起来打智家,这时智家分别给三家许诺只要和我结盟,我就把打下来的土地都给你们。三家就算能不被诱惑,全部拒绝,但光看到智家与其他两家接触,韩、赵、魏的结盟就会瞬间瓦解。
“春秋无义战”,双方的争斗就是为了利益,谁会真心相信盟友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五国伐秦,就是在各国生死攸关,知道不联合起来只有死路一条的情况下,都不能真正形成合力,更何况韩、赵、魏并没有面临智家对其灭门的压力。
此时的智家可以说是占据了“德”,因为智家的存在有利于其他三家,只要他们能和智家搞好关系,他们自身的安全就要保证。围绕智家,四家之间建立了微妙的平衡。
智家当然也有对土地、人口、权力的渴望,现在占据优势,自然想通过这种优势去获取这些东西。要想获取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付出一些东西。
此时的智伯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名”,一样是“实”。“名”是指他获得事实上的名分,其余三家都承认他力量大,尊他为老大,愿意听他的。“实”是指土地、人口、权力。
如果您是智伯,您会用什么去换取想要的东西呢?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智伯认为他本来就是为了获取土地、人口、权力才要进行交换,当然不会拿自己的土地、人口、权力去换别人的土地、人口、权力,很自然的是利用现在其他三国都怕自己的优势,用目前实际上是其他三家老大的名分优势来换呀。
智伯的思路很简单,甚至有点可爱。我是老大,你们都要听我的,不听我的就打你。他很自然地给三家要土地和人口,就看谁不给,谁不给就打谁。说句题外话,智伯应该是个敢爱敢恨的人,这样的人当领导,必然会有人死命地拥护,同时也会有人死命地反对,这种人是不适合搞权谋的,他的性格违背了权谋的核心。但这样的人适合当朋友。下一篇准备讲的豫让为智伯报仇的事情,就是明证。
之前三家尊他为老大,是因为他能给别人提供安全,而他的这个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土地和人口,却在事实上失去了老大的名分。智伯的这个选择直接导致局势的变化,使他成为了三家共同的最大威胁。用司马光的话说就是失“德”。实际上是智家已经不利他,而只利己了。之前以智家为核心的平衡被打破,变成智家与其他三家的敌我矛盾关系。
可惜智伯并没有感觉到局势的变化,反而为自己获取到土地和人口,并且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而高兴。更令智伯高兴的是:之前三家都尊他为老大,都听他的,他也不知道该先抢谁的土地和人口,现在赵家拒绝了他的要求,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赵家了。
从赵家的角度来看,族长赵无恤为什么拒绝了智伯索要土地的要求,而不是像韩、魏一样委曲求全呢?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赵无恤的性格,赵国的风气和文化等,但最关键的是,赵家认为无论给不给,智伯一定要打他。因为智伯给韩、魏索要土地时是没有指明哪个城市的,并且只要了一个城,但对赵家是指名要蔺邑 (山西省离石县西) 、皋狼 (山西省离石县西北),这说明在智伯心里就是把赵家排在三家最下面。以智伯偏激的性格,无论赵家是否给他城池,他都会先打赵家。
局势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智伯为什么没有立即受到影响呢?就是在于形成原有局势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原有的以智家为核心的平衡局势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智家能为其他三家提供安全保护;二是三家之间互相提防,互不信任。此时的局面是因素一消失了,智家变成了三家公敌,但第二个因素,三家互不信任仍在发挥影响。因此智伯的失“德”并没有立即引发恶果。当智伯攻打赵家,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韩、赵、魏三家互不信任的因素消失了。智伯立即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化的事情?明明智家就要胜利了,最后却彻底失败了。表面上是由于赵家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无论相不相信韩、魏都面临被灭门的危机,还不如赌一把,还可能咸鱼大翻身。而对于韩、魏来说,他们是相信赵家是一定铁了心反对智家的,因为赵家都要被灭门了,除了和他们精诚合作,共同对抗智家,别无他途。而韩魏之间互相信任有两个原因:一是韩魏本身就想反智家,都担心智家灭了赵家后,就要对付他们了;二是就算韩魏其中一家忽然反水,改变立场,帮助智家,力量上还是二对二,就算智家稍微强一点,也是没有能力做到这两家吃掉另外两家的。因此在最后关键时刻,制约三家共同反抗智家的因素都没有了,而智家就彻底失败了。
上述原因其实是表面,实质上从智伯决定用“名”来换取利益时,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因为有利于智家的平衡打破了,而新的平衡没有建立,智伯越成功实际上是推动新的平衡越快的建立。一旦新的平衡建立,智伯只有败亡一途。我这样说,可能会让人迷惑,我反过来说一遍。
假设智伯当初选择用“实”去换取利益,也就是用自己的土地、人口、权力来换取三家的土地、人口、权力,咱们试着推演一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所谓用“实”来换取,就是指智伯不主动向三家索要这些东西,反而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土地、人口、权力来给三家,至于怎么分配,要三家自己商量。此时以智家为核心的平衡局势不但没有被打破,反而进行了增强。而韩、赵、魏三家必然会为了这一部分利益而进行争斗,争斗后就会有失败者和胜利者,智伯到时就可以以帮助弱者的旗号来打胜利者,这就是以大义之旗灭不义之师。不但师出有名,而且失败者会全力配合,同时智伯除掉了最可能的威胁。
按照上面的推演,智伯做事就会非常顺利,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智伯强化了有利于自己的平衡。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权谋获胜的表现形式都是“团结多数人来斗争少数人”,但更核心的是“平衡”。权谋斗争的核心就是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平衡,打破有利于别人的平衡。如何建立和打破?表面在于一个“德”字,实质在于一个“利”字。
说得比较乱,让大家见笑了。其实“平衡”有很多的方面可以说,由于超过3000字后,文章就没有多少人看了,所以就先聊到这。下篇准备接着讲《资治通鉴》中权谋之外的权谋,请大家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