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由拟声词引出了母亲在院子里纺织的情景。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院子的环境。再用几个数量词描绘了母亲深更半夜在院子里辛勤纺织的场景。表达了对勤劳善良的母亲的无尽怀念。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脑袋里面就情不自禁地浮现出满天繁星的明亮夜空来,亮晶晶的,像一盏盏灯光似的点缀着屋前那颗黄角树上;院坝周围是安安静静的,月亮从树梢的这边溜到了那边;一个头发乌黑浓密的中年妇女在那里脱玉米粒,身下坐着四四方方的小板凳,一条腿弓着,一条腿伸展着埋进了数不清的玉米粒里。玉米与解放鞋摩擦出的声响,像一对武林高手在决斗,又像一阵风,可分明又是一首哄小孩入睡的摇篮曲,唱着低沉的、浑厚的思乡之曲......
这位中年妇女,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勤勤恳恳的农村妇女。
【对比思考】
按照原文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动,也是通过拟声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和母亲的劳作的形象。小时候家里种玉米,母亲总是很晚了也还在忙绿,用农村传统的方法,将解放鞋套在板凳的一只脚上,再通过玉米和鞋子的摩擦,将玉米粒脱下来。不过,在写的时候,不知道怎样把玉米与解放鞋摩擦所发出的声响拟声化,想了半天还是觉得“轰隆轰隆”有点点接近。有知道这种脱玉米粒方式的小伙伴可以给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