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的家乡除夕夜吃饺子的风俗吧!
每次过年,爸爸妈妈都带着我一同赶往焦岱老家,同爷奶奶一起过年。我心里边暗喜:我又可以包饺子了。
腊月三十那天,家里人先是贴对联、贴门神、贴絮子, 然后就是挂灯笼,紧接着就是包饺子。
只见妈妈一边看着手机上的说明,一边像模像样地拌着饺子馅。奶奶则从下午两三点就开始擀饺子皮,因为这天排队买饺子皮儿的人简直太多了。准备就绪后,全家人一起负责包饺子。爷爷叮嘱道:“今天的饺子可一定要包成金元宝的样子,还有饺子煮的过程中漏馅了,千万不能说“破”,要说“挣”了,这样寓意着财源滚滚。”奶奶说:“吃饺子的时候可要当心,谁吃出硬币,今年谁最有福气!”妈妈补充道:“今年包饺子要多包点,剩下一些,因为这寓意着年年有余。”爸爸点评:“乐乐娃今天包的饺子大有长进,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呀!”
当蜡烛点燃,贡品上桌后,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听说已故的爷爷奶奶们就乘着风被邀请回家了,这就叫所谓的“请神”。
当饺子出锅,菜上桌时,把每样饭菜都夹少许,摆放放在供桌上,然后给香炉里点燃三支香,鞠躬行礼。这就是所谓的“敬神”。每次我都不忘照着爷爷的样子给香炉里点燃了三支香插上去,退后两步,恭恭敬敬地鞠三躬,心想:老爷爷老奶奶们,过年啦!您们也好好吃吧!
在孝敬完长辈之后,我们一家五口人,一边小心翼翼地吃着饺子,一边兴趣盎然的观赏着春节晚会,在时不时的欢声笑语中,熬年守岁,只听见窗外震耳欲聋的炮竹声,一阵紧接一阵漫天卷地般涌来,当12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春节便到来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就是我的家乡风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