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就是感恩节了,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我们班召开了“孝感父母,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
孩子们反思了自己平常的不当行为,也回忆了父母的辛苦,表示以后会孝敬父母。其中一个孩子谈到要听父母的话,另外一个孩子站起来反驳,说父母的话并不全对,不一定什么都要听父母的。接下来就有点跑题了,孩子们纷纷谈论不听话的后果:父母不起分清红皂白的呵斥自己;独断专行的命令自己;甚至是拳打脚踢。
孩子们言谈中对父母的不满,让我不由的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再次回想起了《中毒的父母》一书中的观点。
在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为什么孩子们在家庭里却总是感到愤怒、难过、焦虑和悲伤?父母给孩子的的那份“爱”,是真正的、智慧的“爱”吗?
当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母亲给了他们温暖的臂膀、滋润的奶水、温柔的拥抱,父亲给了他们坚实的肩膀、肯定的眼神。那个时候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出完整的功能,自我意识也没有觉醒,于是父母就如神明一般,是他们的天空和大地。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主的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进入青春期,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摆脱父母。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经得起这些变化所造成的一部分的焦躁情绪的,他们会容忍孩子身上展露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且承认“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但是,中毒的父母却总想控制孩子,让孩子抛下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去听从、讨好父母。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把你生下来你就得听我的”,或者“你还敢反抗爸爸了?”这样的威胁,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增加对父母的依赖性,成为内心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
中毒的父母还会经常否认孩子。可能孩子只是上学时忘带了作业或者回家晚了点,父母就唠唠叨叨地说他“丢三落四”“不听话”。“否认”的代价是高昂的。如果把“否认”看作情感高压锅上的锅盖,锅盖在高压锅上放得越久,积累的压力也就越大,迟早有一天锅内的压力会把锅盖掀起,引起孩子生活和情感上的各种震荡。
从孩子们的语言中,我能感觉到,绝大多数孩子都拥有一对“中毒的父母”(当然我也是中毒的父母,只不过我已经意识到自己中了毒,而且正在主动想办法解毒)。如何给父母解毒呢?我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就是父母。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培训学校,去教各种职业的人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却唯独没有一所父母学校去教父母如何做一个好父母。父母们对如何做父母毫无经验,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供自己学习,他们只是在摸索中去学习如何做父母,就好像你们在摸索中学习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在摸索、学习的过程中,谁都会犯错误。你们犯了错误之后,父母会打、会骂,但是打骂完了之后,父母依然会给你们做饭,为你们买衣服,依然会像以前一样爱你们。所以如果父母教育你们的方式出错了,请你们依然像你们小时候一样爱父母。不管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有过怎样的不愉快,但这份亲情永远浓郁,这才是真正的亲人。
我的话并不能真正缓解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的种种矛盾冲突,但是,我想,孩子有了包容心理,父母有了学习心态,亲子关系才会逐渐趋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