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经营着一家小饭店。
某天中午,一个身着笔挺军装的男人走进店里,直接找到我妈,语气正式地说:“大姐,打扰了。我们部队明天拉练会经过这边,大概300号人,想在您这订明天的午饭盒饭,您看能接吗?”
300份!这可是笔大生意!
我妈眼睛一亮,但立刻想到现实问题:“能接是能接,但300份的量,明天我们得关店全力备菜备料。您要是确定,得交点订金。”
“没问题!”军官答应得很爽快,“我这就回单位打报告申请订金,下午给您送过来。”
我妈也笑着应下:“行,我等您消息。”
下午三点多,军官的电话来了,声音透着公事公办的利落:“大姐,报告批了!就从您家订!明天准时来取。”
我妈心里高兴,还主动提议:“太好了!要不…我先给您准备一小份样品尝尝?”
军官婉拒了:“不用麻烦,样品就不用了,我晚点过去付订金。”
挂了电话,我妈还沉浸在接到大单的喜悦里。
谁知,不到二十分钟,电话又响了,还是那个军官。
这次,他的语气带上了点“任务追加”的意味:“大姐,还有个事儿。我们这次拉练还需要采购一批火腿罐头作为备用军粮。您看,能不能帮我们代购一下?到时候和盒饭钱一起结账走账,也省得我们跑两趟手续了。”
代购?我妈没多想,觉得顺手帮忙也行:“哦,行啊。要什么牌子?多少箱?”
“牌子有规定,是专门的军需罐头。”
军官报了个听起来很正规的厂家名字,还给了个联系电话,“您直接跟他们联系就行,他们知道标准。我们需要20箱。”
我妈记下号码,马上打过去。
对方自称是“XX军需食品厂”的销售,态度专业又带着点军供特有的“高冷”:“对,是我们。军需特供火腿罐头,720一箱,20箱起订。可以安排明天一早送到您店里。”
价格不便宜,但想到是“特供”,似乎也合理。
挂了厂家电话,我妈又打给军官确认:“联系好了,800一箱,20箱,明天能送到。”
她多了个心眼,试探性地报高了价。
电话那头,军官似乎顿了一下,然后用一种“理解但无奈”的语气说:“800?哎,是贵了点…不过大姐,主要是图个方便,走一家账,手续好处理。行吧,您让他们送吧!明天我们拉练完了一并来取走,钱一起结算。”
听到对方居然没还价就接受了“800”的虚高报价,我妈心里“咯噔”一跳,警铃大作! 这太不合常理了!哪有采购不问实际价格就认了的?
她立刻加重了试探的砝码:“军官同志,这罐头钱不是小数目。您看,您最少得先付一半订金过来吧?我这小本生意,垫不起这么多。”
军官的语气立刻变得为难甚至有点“官腔”:“哎呀大姐,真不是我不愿意。部队报账手续特别繁琐,支取现金权限卡得很死,我手头真没权力付现金订金。您先垫一下,明天一块结,绝对少不了您的!”
“没有权利付现金订金?” 这句话像根针,彻底扎破了之前的“合理”泡沫。
订几百份盒饭能批订金,代购一万多的罐头反而“没权限”?
我妈瞬间明白了八九分——这是个套!
目标根本不是盒饭,而是让她垫钱买这些昂贵的罐头!
她强压怒火,不动声色,决定将计就计引蛇出洞:“哦…这样啊。那行吧,手续要紧,我理解。那我先垫上,让他们送货(实际她根本不会垫款订货)。”
挂了电话,我妈冷笑一声,就等着看对方下一步怎么演。
果然,不出半小时,军官的电话急吼吼地追来了! 语气带着明显的催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大姐!您罐头订了吗?厂家那边说还没收到您的货款啊!您得抓紧啊,明天一早就要用呢!”
这句话,彻底暴露了!
我妈心里明镜似的:她只和厂家联系过订货意向和价格,根本还没提付款的事!这个“军官”是怎么知道厂家“没收到货款”的?除非他们根本就是一伙的!厂家在等着骗她的钱,而“军官”在催促她上钩!
她彻底确认了骗局,反而更加镇定,对着电话那头的“军官”,用清晰而冷淡的语气说:“罐头?订金没到位,我拿什么垫付?军官同志,您还是先把盒饭的订金送过来吧。钱到了,什么都好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只剩下了忙音。
从此,那个“军官”,再也没有出现过。
那300份盒饭的“大生意”和20箱“军需罐头”,也像从未提起过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