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生心事
苏东坡前后有两任妻子,姬妾数人,但唯独爱妾王朝云常被后世历代提咏:
清广东诗人何绛: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
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
前清举人韩荣光:
六桥烟雨梦模糊,明月湾头夜月孤;
想必前身是西子,死生占住两西湖。
(生在杭州西湖,葬在惠州西湖)
从诗里不难读出人们对王朝云的仰慕之情。那原因究竟为何呢?
一,美得动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杭州西湖之上,第一次遭遇被贬的苏轼,正与好友把酒游湖。心黯酒酣时,舞群里一个妙曼艳丽女子吸引了他的目光;待侍酒时,这女孩洗去浓妆,又十分得淡雅脱俗,正与西湖忽晴忽阴雨的情境相宜,于是诗兴大发,写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聪慧。
苏轼直言不讳、善恶分明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屡屡受挫。
一次,苏轼刚吃过饭,指着自己的肚子问身边人:“你们说说我这里有什么?”一人说:都是文章。苏摇摇头;又一人说:满腹都是机械。还是觉得不够。
等到王朝云: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随即哈哈大笑。
那时的苏轼,重重遭遇之后,是相对了解自己的秉性,王朝云如此得当调侃,正入他的心怀。
苏轼一直认为王朝云聪慧,能理解他。
三,知音。
宦海沉浮。据史料统计,几乎每隔两到三年,苏轼就被贬一次。这种被贬斥的程度,在历史上可能为最。
晚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愁闷时,爱听王朝云唱曲。一次,他请王朝云唱《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王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突然停了腔,哽咽起来。苏轼忙细问,朝云说:这两句我不能唱下去了......
苏轼自入仕途,便有济世爱民的心,可惜一身才学和抱负,“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屡遭政敌陷害。带着越来越少的家人,沦落天涯,正应了这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真实处。
王朝云一生跟随苏轼,懂得可以做“天涯的芳草”,意对晚年,苏轼也藏不住深深的“飘零”二字。
苏轼打趣她:我正悲秋,你却开始伤春了!
自然是为笑着安慰彼此。彼此心心相应。
四,对感情真挚。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前儿还恩爱有加如胶似漆,遇些利害关系,转眼各奔东西的夫妻大有其数。
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颠沛流离,是正当风华,还是年老体衰,王朝云始终陪伴在苏轼身边。
在苏东坡被外放到岭南时,苏东坡不忍侍女家姬跟随他远行,认为南蛮之地,弱女子不易生存。其中,也劝王朝云不要跟着去。
王朝云执意不从,必要照顾好苏轼。苏轼懂得王朝云对他的心,非常感动,并写下《朝云诗并引》: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五,贤惠,著名的“东坡肉”。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谪黄州,他们的生活非常清苦。王朝云用心为苏轼调理生活。
黄州猪肉便宜,王朝云便拿肥猪肉精心烹饪。她把肥猪肉在微火慢炖,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吃的一道美味。
苏轼为此还写了一首煮肉歌: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火煮,少者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六,信仰。
苏轼从十来岁时便接触佛教,常读佛书,也学禅定。后对禅宗情有独钟,一生与禅师交往密切。
王朝云聪慧有灵性,跟随苏轼,一生向佛。这让两颗真挚的心灵,在更高境界中得以契合。
三十四岁的王朝云在临终前,拉着苏轼的手,诵《金刚经》四偈后,合目归西: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用一生来关切苏轼的女子,到临终,耗尽最后一口气,也依然牵挂他的心:跌宕人生,要了却执苦!
————————————————————————
苏东坡尊重王朝云遗愿,将她葬在惠州西湖栖禅寺旁。 待到清嘉庆六年,当地又重修朝云墓,补书苏轼写的墓志铭。现在,朝云墓和六如亭已经被列为惠州重点文物。
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 ——清广东诗人何绛
苏轼一代文豪,高风亮节,超凡脱俗,被历代后世人景仰;一个普通身世的风华女子,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里,因苏轼知遇知音,能在后世绽放出她的光芒来。这一点,也是后人仰慕她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