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友持续不断的质疑与批评声中,9月21日,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与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终于就其于喜马拉雅山脉燃放的烟花作品《升龙》公开道歉。同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并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后续事宜。这场最初被包装为“致敬自然”的高海拔艺术行为,最终以删帖、道歉和调查收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商业傲慢与生态短视,为所有试图将自然当作镀金背景板的企业与个人敲响了警钟。
事情还要从9月19日说起。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东部、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的喜马拉雅高海拔区域,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燃放。公开影像显示,烟花沿山脊线逐次点燃,巨响打破了高原的亘古宁静,圣洁的山脉被五彩烟雾笼罩。这一艺术行为迅速引发外界大量质疑:“有没有想过对当地的动植物,对喜马拉雅山的生态造成多大的影响?”“这难道不会严重污染环境吗?”“一边标榜‘无痕山林’(LeaveNoTrace),一边在高原放烟花——始祖鸟的‘敬畏自然’难道只是文案?”
面对汹涌舆情,品牌方最初坚称该活动旨在“探索高山、传播在地文化”,并强调采用“环保材料”。蔡国强团队也发声称烟花材料符合环保标准。然而,双方均未提供具体生态影响评估数据,也未回应爆破对高原野生动植物的具体影响。这种回避实质问题的态度,直至舆论近乎一边倒批评后才转变为公开道歉。
艺术的真谛在于构建与重塑,而非破坏。蔡国强这场名为“升龙”、标榜“吉祥”与“生生不息”的烟花秀,实则是对大自然“生生不息”最无情的破坏。同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始祖鸟的官方网站上,品牌不吝笔墨地强调其环保承诺,更是提出“没有气候正义,就无法实现全球平等”的宏大论述。作为一个以户外精神立身的商业品牌,始祖鸟近年业绩斐然。据其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4年报,始祖鸟年收入大涨36%,突破了20亿美元,俨然成为户外市场的高端标杆。在品牌的不断营销之下,始祖鸟被捧上“神坛”,不仅成为“户外装备中产三宝”之一,还曾一度“一鸟难求”,就连衣服的吊牌都被炒到了300元。然而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观之间的断裂。始祖鸟表面上推崇“无痕山林”,却把自然视为表演舞台,试图用所谓的艺术来为品牌增加价值,显然忘记了初心。这一次的烟花事件,不仅点燃了高原山脊,也点燃了公众对伪户外、伪环保行为的警觉。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力度,《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相继出台,彰显了守护这片净土的决心。在此背景下,任何可能破坏高原生态的行为,都不应被轻易放行。
品牌始祖鸟和艺术家蔡国强,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将商业利益和个人艺术表达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当始祖鸟将雪山当作自家秀场,当蔡国强试图在世界屋脊上留下所谓“艺术印记”,他们都忘了,大自然不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更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画布。一个真正有担当的品牌,应该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积极回馈和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位真正有情怀的艺术家,应当懂得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以艺术之名行破坏之实。
此次事件也给地方政府的生态监管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相关部门在审批此类项目时,必须慎之又慎,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评估潜在风险,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生态与历史的检验。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企业和名人的行为有了更高的道德期待。任何打着“环保”“公益”旗号,却行破坏环境之实的行为,都将遭到社会的唾弃。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关乎我们共同家园的未来。始祖鸟和蔡国强的道歉,只是这场风波的开始。接下来,公众更期待看到他们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也期待相关部门能严格履职,给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生态保护,人人有责。我们不能一边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边对它的伤痕视而不见。无论是企业、名人,还是普通个体,都应当明白:尊重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守护生态,就是守护人类的未来。希望这场烟花闹剧,能成为一记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学会与万物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