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满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得到精神满足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奇的,他会不停的探索自身和周围的世界。一个得到爱和安全感的孩子,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活动上。
孩子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些探索的兴趣点,经过这些探索,它逐渐增长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对自己的和世界的认知。
当一种能力形成后,孩子会形成新的兴趣点。例如,语言学习从几个月开始萌芽,直到6岁,孩子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分为单音节时期,双音节时期,电报语时期等等很多阶段。一个阶段大致完成后,孩子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不过,0~6岁是孩子语言、运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时期,所以,各方面的兴趣点都会喷涌而出,层出不穷。
孩子就是这样被兴趣牵引,一天天长大。
兴趣点出现的时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敏感期。在敏感期内,给孩子加以引导和支持,孩子会进展非常神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在敏感期的时候,硬要让孩子学习什么,不仅浪费大人和孩子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耽误了孩子有效学习的宝贵时间。
所以,家长要观察孩子自己的兴趣点,加以引导,而不是以大人认为的重要性而加以灌输。可以给孩子提供环境或建议,然后让孩子自主选择,他选择的,一定是他现在最需要的。
孩子在做充满兴趣的工作时,一定是专心致志的,几十遍上百遍的重复,乐此不疲。通过做这些事情,孩子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2.情感+精神满足,收获完美性格
安全依恋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和情感依托,而对自己和世界的探索,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满足,如果这两者都能够得到,孩子就会在内力驱使下,收获完美的性格。 什么样是完美性格的人?他们依靠自己,也依赖他人;他们可以孤独,也可以享受群居;他们享受工作,也享受生活,对他们来说,这一切并没有截然的区别;他们具有各种美德,却并不需要靠抵制各种诱惑来实现……这不就是佛家所说的圆融完满的状态吗?有了这样状态,即可以收获幸福,也可以收获成功。
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咬紧牙关,无需抵制诱惑,无需抗拒威胁,因为在那些具有完美性格的人眼里,那些并不构成诱惑或者威胁。
为什么情感满足加精神满足,可以收获完美性格?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正的力量足够强大,邪的力量就无法立足。就好像中医讲究扶正固本,正气足邪莫入。中国古代医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只要体内抵抗力强,外协就难以侵入,人就不至于生病。
那些每天做着各种有兴趣的事情,两眼神采奕奕的孩子,哪里还有时间捣乱和哭闹呢?而那些得不到爱的孩子和无所事事的孩子,才会滋生出各种毛病来。反过来说,一个喜欢哭闹和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情感或者精神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
3.放手让孩子选择
只有孩子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孩子感兴趣的事一定有他的原因,在大人看来,开门关门是司空见惯的事,根本不值得关注。但是在孩子看来,为什么这样推一下他就关了,那样拉一下就开了,为什么有时候一推他就关到了底,而有时候直到一半他就停下来了,孩子心里有无穷个为什么,等待他去探究和验证,他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一次次试验来寻找心中的答案,这是多么宝贵的探索精神
很多家长因为怕危险或者怕自己麻烦,粗暴的将孩子的行动打断孩子的探索精神就会逐渐消失。很多人到了成人后,就彻底失去了童真的眼睛,那个因为看到苹果掉下来,从而发现外有引力的流动,那个因为看到蒸汽把壶盖顶开而发明蒸汽机的瓦特,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保持了孩子扮好奇的眼睛呀!
所以,如果有可能只要不是很危险,不是很妨碍他人,孩子想玩什么就放手让他选择。
4.给孩子丰富的刺激和环境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放手让孩子去选择,而家长可以提供的是环境和支持,因为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孩子的选择有的放矢,甚至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一个整天只能面对空空自闭的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可能和空间,贫瘠的环境只能收获孩子贫瘠的心灵。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先有内心生活的创造,然后才能将其表达出来,为了有所创作,他们必须自然的从外界吸收构筑材料,他们必须为孩子提供内心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由的进行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见到一个两眼闪闪发光,边走边思考,机灵有智慧的儿童,孩子的想象力一般接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失去自觉性,在物质世界瞒无目的的寻找由于缺乏对现实的体验,孩子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生活也变得不太正常,只能陷入无疑的空想中。
5.家长的作用:陪伴者、支持者和玩伴
当孩子正在专心致志的活动时,家长最好不要打扰他,因为专注力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对孩子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看那些著名的人物哪一个做起事来,没有浑然忘我的精神,佛家修行的禅,定也是指一种稳定的注意力,既把注意力定在某一个参照物上,以此作为对新型的训练,当你把注意力完全定于一点,那个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这样更有利于完成一项工作。
当孩子在专心致志的活动时,也在形成自己内在的架构例如他再把俄罗斯套娃一个,一个打开取出来,又一个个装回去的时候,心里就有了大与小的比较。知道大套娃是装不进小套娃里面去,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模式认识图像,然后把他们从属于记忆中。
当成人粗暴的打断孩子的思路或企图分散他的注意力时,就可以给孩子那些艰苦的内部工作形成障碍,就好像河水冲上了沙滩,并卷走了用泥沙砌成的城堡,孩子不得不重新开始工作。
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个很好的玩伴,一个有趣的兴致勃勃的玩伴,你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宝宝,可能是灰太狼,也可能是喜羊羊组织,你是他的小伙伴,听从他的指挥,和他热火朝天的玩在一起,当然也会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孩子在亲子互动中既得到情感满足,又得到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