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周六晚上,张先生的好友又来电话了。
我笑了:“张先生的心理热线又接通了!”
张先生笑着拿着电话凑到我身边,开了免提,示意我一起来听。
电话里,好友说:“哥呀,最近我又碰到一个烦心事,不知道该干不该干,想跟你聊聊!”
我小声提示张先生:“一个事情干不干,要看是否符合三赢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电话那头好友笑了:“你俩别小声说,嫂子大声点,我听着呢!”
我笑了,对着电话,大声把“三赢原则”重复了一遍。
好友说:“我这个事情,是竞争对手要求我帮他培养员工,我很矛盾,这个事情我觉得对自己不好。”
我说:“对自己不好,那就不能做。”
好友说:“就是,我自己的员工我一定尽心尽力培养,但培养竞争对手的员工,是又费力气又给自己挖坑,我不愿意。”
看我俩聊得这么投机,张先生乐得偷懒,扔下手机,跑去追剧了。好吧,“张先生心理热线”变成“王老师心理热线”了。
我说:“那尽心尽力培养别人员工不行,有没有其他变通的方案呢?”
他想了想说:“有,我上大课的时候,把我的、他的员工一起培训了,反正也不多费啥事,但是一对一、个别指导的时候,我要倾向我的员工。这个方案,我觉得对自己挺好,我心里挺舒服。”
我给他点赞:“这个方案真不错。现在是符合第一个标准:我好,那符合‘你好、大家’好这两个原则吗?”
他轻松地说:“符合,这样做,竞争对手的员工可以提高业务水平,还可以对公司发展有利。”
我附和道:“符合三赢,那就这样做。这个‘我好你好大家好’的三赢原则,是做任何事情的必须依据,有一个不符合,强行去做,迟早会遭到反噬。”
他说:“就是,我去年苦着自己帮别人,想着委曲求全,结果吃力不讨好,还被别人卖了,最后我自己大大伤心,一度灰心丧气。
别人都说我以前多热情的一个人,变得这么冷淡,都期盼着我回到原来积极乐观的样子。你看,我当时那个事情,就是没有符合‘我好’的原则,结果被严重反噬。”
我笑了:“哇,你这举一反三的能力真强呀,活学活用,触类旁通,厉害!”
他笑了:“哪里哪里,还是嫂子引导开解的好!”
我说:“不是我说的好,是大师们的心理理论好,我只是好知识的搬运工!”
一旁的张先生虽然在追剧,但一只耳朵在听着我们聊天。他感到我们的谈话基本上要接近尾声了,笑容满面地跑过来跟好友寒暄:“伙计,我看你不要叫嫂子了,以后叫姐!”
我笑了,他这个好友也确实和我有缘,名字和我就差一个字,样子和我亲弟弟长的非常像,性格和我相似度非常高,之前闺女小的时候见了他就喊“舅舅”。
好友笑了:“好,以后就叫姐,我有个姐,这个就是二姐了!”
好吧,得了,我成了“王二姐”了!
看来,这“张先生的心理热线”要更名了,以后就叫“王二姐的心理热线”了!
感谢信任,以后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