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根据指引完成了该书的P24-50页,内容包括:1、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2、逃避自由;3、忠于事实;4、移情:过时的地图;5、迎接挑战。
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将这两种症状代入父母角色中,神经官能症的父母会为孩子的成长承担所有的责任,这类家长可能会代替、控制、妨碍孩子的成长;而人格失调症的父母则不会为孩子承担任何责任,这类家长很大程度会忽略孩子的成长。更为严重的是:当父母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孩子会为父母承担起责任。也就是说人格失调症的父母很大程度上会养育出神经官能症的孩子。不负责任的父母会养育出过渡负责任的孩子,然后代代传承。父母的角色和相匹配是多么重要呀!
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因为我们会本能的逃避责罚。如果将这一句话放到我的孩子上,给我的启示是:我要无条件的爱我的孩子,将孩子的行为和人本身进行区分。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偏差,这会使得我们会接纳或者不接纳孩子的某个行为,同时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负责。这半年孩子一直在内化“四经句”和“六银句”,事情出来后,往往我和先生还没开口,孩子已经接话“我有改正的能力”。如同那句“做对了,我们有经验,做错了,我们将拥有更多的经验。”
人的本质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要躲开这种痛苦。我们试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疫情之下,李文亮的逝去扣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不管旁人如何评价这位“吹哨人”或惋惜或痛恨…对于一个生命的逝去,我们内心有无法言说的痛。我和先生在边看文章边讨论,讨论到情深之处,我们泪目相对,大女儿跑过来问我为什么哭了……我告诉女儿:儿“1、这位叔叔从小就很爱学习,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所以在冠状病毒🦠刚出现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并且他告诉了很多他的同事,让很多医生开始带好口罩,穿好防护服,保护好自己。2、这位叔叔昨天去世了,爸爸妈妈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难过。3、只要我们记住他,他就不会消失。”
“要坠入最黑暗,人才会被刺痛。
毁灭和新生是相互的,但过程是很艰难痛苦的。
你要保护好自己,度过这段艰难。”
一直不理解,直到亲身经历了这一场疫情……
李医生的去世,多悲鸣,就叫人多清醒。
在痛哭了一夜之后,太阳照常升起,我们仍要好好活着。
就像他朋友圈那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我们今天的哀悼、愤怒、和思考,都是他生命的延续,这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物理死亡而消失,相反它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不要让他白白离开。
要从悲愤和痛苦中转化出新的生命和希望。
此时此刻,还有许多还在努力支撑这个社会的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是;
他们还在行走,我们也要一起走。
记住他,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