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工业时代,蒸汽机和电力的出现,这些都构成了社会的核心生产力,对农业社会的生产关系,传统的社会关系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新生产力的出现,已在不经意间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新生产力,已经开始改造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互联网+传统行业”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
正是在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放眼全球,我们会发现很多国家都相应的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计划。德国的工业4.0、美国工业现代化、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这个新到来的趋势必然对我们的传统思想、工作方式、社会关系造成极大的,颠覆性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今天我就想说一说参与感。在工业化时代,我们每一个消费者使用的商品,基本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产品从原材料选择,设计,加工,生产,运输销售。六个环节中,只有最后的销售环节,消费者可以接触到以外,其他基本都没有什么关系。消费者在选择某一个产品,往往都是被动的,商家通过广告各种宣传媒体,对消费者进行观念灌输,品牌宣传,进而达到销售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提出的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在今天可能要真正的实现了。
消费者将会成为产品制造和生产的中心。以后的产品可能没有品牌的概念,而是以部落、群体而生的特色商品,这些商品都是围绕某类特定消费者的需求,这些商业产品将更加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群体化的特点,而不是以往的一种产品打天下,靠的强势的广告。90后、00后这两代人,更具个性化、更具有自我认同感,自我中心化,也就是说新的商品更符合个性化需求,才会得到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怎么才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最认同的产品来?答案是参与感。消费者从产品的需求阶段就参与进来,由消费者自己来定义他所需要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并且在产品推出后,能够及时和长久的与消费者保持互动,收集到消费对产品第一手意见,然后快速完善,再推出,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最终紧紧抓住用户,让用户对你所推出的产品产生一种深度的信任感,形成一批产品的死忠,也就是网络中常说的脑残粉。小米公司就是将参与感运用到极限的一个典型案例。小米通过他的粉丝论坛,来与消费者互动,让消费来定义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外观等等。在其中第一个版本推出后,仍然不断地与粉丝进行互动,不断的完善其产品。在互动中形成的大批粉丝,由于长久的情感互动、加上新产品与自己的需求的无限接近,这些粉丝往往是这些新品最忠实购买者,在产品推出的第一时间往往出现疯狂购买的场面,这与我们传统行业中,新品出现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市场接受期不同,他们不需要像传统营销模式一样进行疯狂的广告、宣传和推介等。整个商业模式被重新定义,从原来的的B2C,到现在的C2B,谁离消费者最近,最了解消费者,谁最快做出超越消费者预期的产品,必然成为爆款。
这种新的模式,不仅在商业上影响着我们,放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我们在开展某项工作时,如果我们在前期能够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相关人员有种参与感,这种参与感可以对参与人员产生影响力,能够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往往容易成为最坚强的支持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开展一项工作的时候,不能够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需要将工作延伸,对外沟通合作寻求支持,一方面能够得到支持,另外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来获取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在新的时代,我们从原来闭门修炼内功,到现在必须走出去,才能会赢得更大的空间。时代在变,我们同样需要调整改变,才能够在新趋势浪潮下,走得更好、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