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的高考分基本都可以查到了。
朋友孩子,身体特棒,考试前参加飞行员体检,没一点问题。
又加上强基,分数又占一点优势,所以一切就看高考成绩了。
说实话,一个地区每年能直接招飞招走的孩子都很少,荣耀度堪比考上985院校。
朋友去了普陀山,安抚自己悬在半空的心。
用我朋友的话说,走飞行员这个路,以后的生活也不用愁了,也不用再操他的心了,工资也高,还不用交学费,国家全管,上学就有工资。
的确诱人。
比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这种情况,这条路太光明了。
何况我们都是普通家庭。能给孩子未来提供的资源太少了。
我也在内心不停的替孩子祈祷。
能查成绩的哪天,我就问朋友,孩子顺利上岸了吗?
朋友沮丧的说,差了一点分儿。
招生院校也来了电话,让复学一年,明年再考。
高中学校的领导也来了电话,说,随时欢迎回去复读。
我问她,孩子啥反应?
孩子现在很后悔,就那么几分,唉!
孩子目前成绩能上个二本,就看孩子是要上二本,还是复读?
如果孩子愿意复读的话,还是复读比较好,毕竟长远看来,孩子的未来更亮堂一些。我建议。
是的,回来给孩子商量商量,心情不好,出去找同学玩去了。
这是要通过高考之路改变自己人生的学子中的一员。
我表嫂那边亲戚有个孩子,在英国留学。
听表嫂说,回来了。
孩子爸不愿意孩子一直留在英国,非要他回来。听说刚从上海回来,去那边应聘去了。
这个孩子,我老早就听说过。
大学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后来凭自己考到英国某知名大学,主攻物理方面的。上学期间没有花费父母一分钱,听说还帮导师做项目挣钱。
前几年还听说华为给了他offer,只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想着回来,不知道现在为啥又被爹爹劝回来了。
可能是因为他是独生子?还是别的?
听表嫂说,回来后求职的现状与预期还是有点差距。
当然对于这种技术性高精尖人才,无非是所得与想求有点差距,
就目前国内这个就业环境,比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可比性。
你在找月薪三千五千的工作时,人家的年薪却是百万起步的。
所以,真材实料就是你的资本!
同事的女儿,今年是复学后参加的高考。
成绩和去年差不多。
去年是四百多。
她想学兽医,以后开个宠物店。
接下来就要看有没有这个分数可以去上的学校了。
我还是祝福这样的孩子!有想法,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啥。
另一个同事的孩子,考了600多。正好卡在985的线下。
他就喜欢土木建筑,你说学这个有用吗?他爸爸摇头。
孩子喜欢就好啊,梁思成,贝律铭,不都是这行的人吗?我说。
能给人家比吗,咱们是要吃饭的。还没有到兴趣第一的地步。
现在这个分还尴尬了,好专业的上不了,差一点的不想选。唉。
孩子还不着急呢,做父母的在背后着急上火的。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父母出发点和孩子不一样。
普通家庭的父母,第一考虑的是,专业和以后的就业挂钩,说白了,要学的专业能养活自己。不要花架子,花了几年的辛苦钱,结果出来,还要从头学起。专业毛用都没有。
但是,另一面,就是家庭条件相应好的,会有更多经济提供给孩子。
就像我上面说的那个想开个宠物店的孩子。因为家里不缺吃缺穿,还有爹妈的资金支持,即使啥学校没得上,孩子在家不做事,他们也毫无生活压力的担心。所以,再加上做父母的根本不把文凭看那么重,而是从内心更愿意支持孩子去做去试,让孩子自主创业求生存。
这也就说明了,普通家庭和有资产的家庭在孩子试错成本这块的承受是完全不同的。
也在网络上看了张雪峰老师关于填报志愿给孩子的建议。
也提到了普通家庭孩子最好不要选报什么行业。
背后其实都是家庭给孩子们提供支持的差异。
毕竟很多孩子,还是要考虑到以后靠什么吃饭。
当然,身边资产异常丰厚的家庭,给孩子规划好了出国求学之路的。
也有夫妇是工薪阶层的,为了让孩子不输人后,借贷也送孩子出国的。
这些不是咱们讨论的主流。
其实,究其根本,我们还是应该引导孩子,要有目标,不管上啥学,都要学习致用,不能给社会脱节,毕竟社会上的变化要快于书本知识的更新。
另外不要在学校混日子,父母的钱,都是血汗钱,很可能还是贷款来的。
不要浪费光阴,只要是专心的学,不思想放纵,都会有结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学的好坏不会定你一生,但是,学习的这个念头估计要伴你一辈子。
最后,祝愿每一个将要走进新大学的孩子们,认真的学,认真的活,对得起自己的光阴,成为爱自己,爱生活,爱这世间一切的可爱的人,也愿你成为那个笑着有声,走路有风,心中充满阳光的有为青年。
我希望这也是高等教育带给我们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