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每次家长会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成绩。站在讲台上,看过无数张面孔,大抵分为三类: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脸上总是喜气洋洋,仿佛这优异的成绩就是他考出来的似的;成绩特别差的家长,有的垂头丧气,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愁容满面,有的一脸无辜;当然还有一类,仿佛孩子的成绩一如他所料,不怒不喜,一脸麻木的表情。
一学期仅有的两次家长会,不想辜负,所以想试着改变一下。
一、家长发言,分享教育心得
我请了班级的两位学霸家长代表发言。
张佑佳的妈妈从没有上过台,显然交流的过程当中有些紧张,声音听起来也有些不自然。不过我发现这并不影响家长们的认真聆听。张佑佳妈妈不太流畅得说了一些孩子的成长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零零散散,但我总结为三点:1、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认真陪伴。2、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都赞成多肯定孩子,以鼓励为主)3、妈妈爱读书,肯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妈妈虽有不会,但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看书学习,帮助孩子解答疑难。我觉得这样的陪读,才是真正的高效陪读。
第二位分享的家长是姜文博的妈妈。孩子从期中到期末,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这次期末考试又从年级第十进步到了年级第八。这个男孩儿在班里少言寡语,但听讲的时候眼神格外的明亮,每天的作业无论多少,都能认认真真的如数完成。姜文博妈妈讲到,在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说过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如班里其他孩子,这让他很担忧。 于是,姜文博上小学一年级他便辞去了工作,一心陪伴孩子,直到上完三年级,看到姜文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才开始安心工作。姜文博妈妈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先从书写抓起,孩子作业没有写好,他便把本子撕了让他重写,直到合格为止。我想,这种方法不见得最好,但它向我们传达了家长的教育态度:你认真,孩子才会认真。
虽然两位家长的发言没有专家的真知灼见,但是它们很亲切,很接地气,很能让其他家长有所收获。我想这比我在台上空讲道理要有效的多。两位家长发言完毕,随后便是阵阵掌声。紧接着便有几位家长急切地和她们交流起来。
我很喜欢看到家长们相互探讨教育子女方法的场景,在我看来,这情景很美好,很和谐。要知道,他们讨论的对象啊,除了是自己的儿女,还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