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完《数字时代的学与教》课程后,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无才能有”。王博士写道“当教师只准备必要、少的教材内容,甚至完全不准备教材,那么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材料就必须由学生来供应。”这句话的背后,依然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教师制作的再精美的课件,都是课前的预设,都是从教学者的视角来思考教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们真的不需要备课了, 而是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促进他们产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有不断产出学习素材的机会。这一讲分享的三个关键词是“少才是多”、“无才能有" 、"慢才是快” , 但它们都同时指向一一个核心词一‘以生为本” 。要上好信息技术融合课,最重要的是要牢记教学心法,改变教学理念,教师中心走向以生为本,并最终走向学生中心,始终以学习者的视角来思考教学。
《数字时代的学与教》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学习心得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谈《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有效化活动教学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怎样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实效性,达到育人目的...
- 共读时间真的还是不错的,说实在被安排每天该看什么写什么,好像小学生在做作业一开始很抗拒,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跟着...
- 第三模块 学习中有所收获会让学习时光变得短暂,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地帮助自己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
- 你愿意相信信息技术会给你的课堂带来改变吗?掷地有声的发问,带给我的是无限的沉思与遐想。本阶段我也将以“我愿...